在這部動畫中,最後老先生在桌上擺了兩個杯子,跟已經不在的太太以及往事乾杯。
《積木之家》這部短短的動畫,沒有對白,沒有情節,不過利用不斷加蓋如積木的房子,或者更準確地說,是透過不斷下沉的屋子,開啟了一段段關於私密的回憶,以及平靜地揭示了公共的環保議題。
老先生獨自住在一間小房子裡,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檢查海水是否又上升,是否淹進屋裡,是否需要再蓋一層樓?如果沒事,一切如常;如果水淹進屋裡,他就必須再把房子往上蓋。往上蓋房子這件事情,就跟吃飯時必須配杯紅酒一樣自然,也和隨時叼著菸斗一樣自然,反正慣性主導著老先生的一切,他就這樣孤獨活著。
直到他的菸斗掉入地板上那個洞中,那個地板就是海水再度升高前的屋頂。菸斗掉了,他的習慣也被破壞了,他只有往下追尋。
透過一個個掀開的地洞(屋頂),老先生看見了回憶:他餵病榻上的老太太吃藥,再往下他看見女兒、女婿帶著孫女回來的天倫之樂,再往下看見女兒第一次帶男朋友回家,再往下看見年輕時候的他和太太、女兒……最後,是廣大的原野中一棵大樹,他和太太青梅竹馬的時光,繞著大樹,他們長大戀愛結婚,一起共築「家」……回憶透過地洞的開啟,一步步向他走來,他也隨著深入記憶,露出許久不見的訝異、惋惜、快樂或悲傷的表情。
像積木一般堆疊起來的房子,是海水不斷淹過人類文明的危機警惕,更是老先生回憶的象徵。
當我們不去觀看記憶或歷史時,我們就只是慣性地活著,不知自己是好是壞,也忘了世界曾有的面貌。
唯有當我們掀開記憶深入現場,我們才把曾有的喜怒哀樂伴隨生存方式,一起揪在心裡重新面對,就像是重新溫存過去,重新再活過一次。
當老先生回顧已經空盪的房子及記憶後,儘管世界仍是如此敗壞地運轉,他卻沒有對生命絕望,反而在晚餐時分記起,該在餐桌放上兩個酒杯,禮敬曾有的過去,禮敬生存的一絲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