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8藝術家 留下生命印記

郭士榛 |2013.12.06
1430觀看次
字級
 五位資深藝術家昨日出席資深美術家傳記及紀錄片發表會,後排左起鄭善禧、何肇衢、歐豪年、王 水河,前排為許武勇。  圖/文化部提供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文化部為台灣美術傳承留下寶貴的文獻資料,至今共累積出版八十二冊台灣美術家傳記、二十部台灣資深藝術家紀錄片,今年再累積豐碩成果。由公視製作的《台灣資深藝術家影音紀錄片》,紀錄台灣二位資深美術家:王水河、許武勇的藝術生涯。

 由藝術家出版社發行的《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今年度共記載了在台灣美術史上極具時代意義的六位藝術家:包括《靈動‧淬鍊—呂鐵州》、《典雅‧奔放—張啟華》、《高逸‧奇趣—吳學讓》、《寫景‧抒情/何肇衢》、《醇樸‧融通—鄭善禧》、《豪邁‧幽遠—歐豪年》。

 為記錄並保存台灣美術典範傳承與重要藝術家的生命印記,文化部自文建會時期,於民國八十一年起策畫編印《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迄今共累積出版八十二冊美術家傳記。民國九十六年開始,更發行「台灣資深藝術家影音紀錄片」,至今也累績完成二十部資深藝術家紀錄片。

 昨日舉行新書、紀錄片發表會,《台灣資深藝術家影音紀錄片》紀綠在中台灣被稱為「廣告界的祖師爺」、「設計界的老先覺」的藝術家王水河,今年已八十九歲高齡,在四十七歲時罹患喉癌,因而失聲,使原本活躍於中台灣藝術圈的王水河隱身在家創作,由繪畫改做大型人身雕塑,多年來創作等同人身高的雕塑達一百多座,同時也發展出耗時、昂貴的「乾漆製法」。

 王水河的媳婦莊乃慧表示,王水河因身處匱乏的年代與家庭,從小未受完整教育,十四歲的王水河從畫廣告看板起家,畫遍當年的電影看板,同時也涉足室內裝修與建築設計,作品遍布全台各地,憑藉與生俱來的才華與認真的態度,馳騁美術界。三年前罹患腸癌,體力不如前,雖不再做雕塑但仍持續純創作的藝術人生。

 紀綠片的另一位藝術家許武勇,素有「醫生畫家」之稱,日據時代受日籍美術老師鹽月桃甫的一句話影響,「畫畫要用頭腦畫,不能只是用手畫」,而改變了他的創作歷程。台北高校畢業後,許武勇進入當時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部,一面行醫、一面畫畫,從未間斷。作品從立體派、到幻想式的野獸派,成熟的融合各家畫風,未屈從主流,直到現在仍堅持初衷,描繪屬於他自己的美麗世界。

 藝術家王水河、許武勇紀錄片,十二月將於公共電視頻道、原住民電視台及宏觀電視台等頻道播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