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新北市南山中學學生昨天響應台灣世界展望會的「肌餓三十」,頂水桶、搬白米、不喝飲料,體驗敘利亞兒童所受的折磨。這些活動都是學校飢餓營會的學生陳筠岡設計,希望能讓同學弱者的苦難感同身受。
陳筠岡帶領校內服務社團的成員製作看板,倡導省下飲料錢、捐助敘利亞兒童與難民的標語,不只有「N o D r i n k!N o H u n g e r!」的口號,還有二百三十五名學生嘗試十二小時不進食,且頭頂水桶、搬白米,體驗落後國家取水和獲得糧食不易的情景。
從早上八時開始,邊挨餓邊上課,中午、放學再闖過七關卡,體驗敘利亞兒童的生活。餓著肚子的學生必須走遠路,腳踩健康步道,頭頂近兩公升的水來回,過程艱辛讓學生哀嚎不斷。在得知敘利亞流離失所的孩子,取水要走的里程是六公里,每年還有一百五十萬兒童死於飲水不潔引起的腹瀉,感受特別深。
昨日體驗飢餓外,更結合「無飲料日」,全校二千名學生已簽名決定該日不喝飲料,並將平日購買飲料的錢捐作公益。資訊科二年級的廖振碩說,覺得這是很棒的體驗,也發現自己原來「很耐餓」。
台灣世界展望會北區辦事處主任鍾佳伶表示,敘利亞內戰戰情升高,五天湧進伊拉克的難民高達一萬七千人,敘利亞難民總數超過兩百萬人,其中一百萬為兒童,相當台灣五至九歲兒童總人口數。南山校長蔡銘城期許學生從體驗中學到感恩,珍惜周遭的人事物及所擁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