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詩人李白在〈行路難〉中有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于非主編的《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注云:「斗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錢,意指美酒價高。」
唐詩中高價酒不唯獨李詩,白居易的〈與劉夢得沽酒閒飲且約後期〉詩曰:「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白居易〈東南行一百韻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果州崔二十二使君開州韋大員外庚三十二補闕杜十四拾遺李二十助教員外竇七校書〉云:「十千方得斗,二八正當壚。」
白居易是著名的寫實主義詩人,如若白居易所言不虛,那麼唐代的酒價為什麼如此之高?
這主要是在唐代曾多次禁酒,所以一個時期酒價奇貴。據《新唐書‧食貨志》載:
乾元元年,京師酒貴,肅宗以稟食方屈,乃禁京城酤酒,期以麥熟如初。二年,飢,復禁酤,非光祿祭祀、燕蕃客,不御酒。
廣德二年,定天下酤戶以月收稅。
建中元年,罷之。三年,復禁民酤,以佐軍費,置肆釀酒,斛收直三千,州縣總領,薄私釀者論其罪。尋以京師四方所奏,罷榷。
貞元二年,復禁京城、畿縣酒,天下置肆以酤者,斗錢百五十,免其徭役,獨淮南、忠武、宣武、河東榷曲而已。
元和六年,罷京師酤肆,以榷酒錢隨兩稅青苗斂之。
大和八年,遂罷京師榷酤。凡天下榷酒為錢百五十六萬餘緡,而釀費居三之一,貧戶逃酤不在焉。
可見,唐代的不同時期,酒稅不一,酒價最高時,怕是十千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