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每當換手機時,都得更換充器,長期下來累積不少科技垃圾。 圖 /于志旭
高苑科大研發結合充電器與USB插座的延長線(左邊),省去傳統充電器(右)的麻煩。 圖/鄭超文
專題報導/記者羅智華
相信不少上班族都有一樣的經驗,每回到國外旅行或出差開會,行囊裡總得帶上大大小小、各型各款的充電器、電線甚至轉換插頭,不僅加重行李箱負擔,若不小心忘了將哪個充電器帶出門,立刻增加旅途不便,讓人忍不住責怪自己的粗心大意。
然而,在現代科技與時俱進下,未來類似這種漏帶充電器或電線的窘況將逐漸成為歷史畫面。隨著USB技術發展,不但將帶動直流電(DC)新革命的崛起,改變目前以交流電(AC)當道的主流市場,更能將市面上種類繁雜、互不相容的電線、接頭等充電裝置「化繁為簡」,整合成一條輕便的USB線。說到USB,你我都不陌生,在台灣,大家常將USB作為「USB隨身碟」簡稱,事實上USB是UniversalSerial Bus的縮寫,中文稱為通用序列匯流排,意指隨身碟的傳輸介面,日常生活裡,許多民眾常用它來儲存數位資料或傳送資訊,但隨著智慧型手機大行其道,更多人是透過USB傳輸線來幫手機充電,許多新型飯店或汽車,都配有USB充電設備,流通於全球的USB傳輸線更突破百億條之多,數量相當驚人。
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副教授沈志隆表示,以USB介面來為3C產品充電已是常見方式,但現行USB的輸出電壓為3~5伏特、大約十瓦左右,較適用於小功率的MP3、手機,相較於現今交流電的110伏特電壓仍是「小巫見大巫」,因此若要作為筆記型電腦等大功率電子產品的充電裝置,則還有賴於充電能力提升。
不過,科技的日新月異也帶來新契機,國際組織已制訂新式USB供電規範「USB Power Del i verySpecification」,簡稱為「USB PD」,不但能將USB電力傳輸量從目前的十瓦大幅提升至一百瓦,還能藉此帶動直流電應用的普及化。
為何USB PD應用會與直流電有關呢?沈志隆解釋,目前台電公司的交流電輸電電壓最高可達34萬5000伏特,但民眾家裡的電壓卻是110伏特,因此台電公司須經由變壓器的轉換將高電壓轉成普通家用的110伏特,而交流電的優點之一就是電壓轉換方便,所以在城市鄉村間常可見到高壓電塔與高壓電線。就目前來說,家裡的冰箱、烤箱、電鍋等大功率家電都是使用交流電規格,但電腦、手機等產品卻是採用直流電,因此使用時得將台電出來的交流電經由轉換器轉為直流電,才能供給筆電等電子產品使用,過程中不但多一道轉換手續,也免不了造成部分電力浪費。
但若能透過高功率的USB PD來供電,就可直接以直流電來進行充電,未來無論是筆記型電腦還是手機,都能藉一條USB線進行電力傳輸,還能省去將交流電轉直流電的切換過程呢。
科學小學堂
除目前討論熱烈的USB充電技術外,近年國際上也在研究無線充電的技術應用。無線充電,又稱感應充電,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副教授沈志隆指出,這是利用電磁耦合原理,讓電力在空氣中傳送,換言之不用再透過電線做傳導媒介,可省去電線糾結成一團的困擾。但就目前技術發展,仍有其限制,除傳輸距離不能太遠,充電效率亦有待加強,在同樣充電時間與電力供應情況下,無線充電的的效率仍不及有線充電,但隨科技創新,在可見未來,無線充電仍具有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