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提高國光獎章獎金之外

 |2013.11.19
1294觀看次
字級

教育部表示將修改國光獎章及獎金辦法修正草案,未來奧運金牌得主,可一次領二千萬元或改領十二萬五千元的月終身俸,此舉對體育選手將是一大鼓舞,讓專心於體育競賽的選手可以無後顧之憂。 

近年來我選手在體育競賽運動屢傳佳績,拿下獎牌的選手,在得獎之時甚為榮耀,成為國人心目中的偶像與英雄。這些得牌選手雖風光一時,沒幾年之後卻晚景淒涼。

運動可以當飯吃嗎?這是台灣家長經常告誡熱愛運動的子女們,不要著迷於運動,要以念書為本分。事實上,要能夠把運動當飯吃,在台灣還真的很不容易。

台灣近年來了除了幾位在國際職業運動項目頗有佳續的職業運動選手,可以藉著其運動賽事的獎金和其知名度所帶來廣告收入,讓其生活無後顧之憂,可專心於賽事。其它非職業賽事的體育選手,每每在國際賽事得牌後,依靠少許獎金可過活一兩年,若未能在下屆的奧亞運再得牌,可能其生活就陷入困境,從而也終止了其運動的生涯。

這些得到亞奧運獎牌的選手在回國接受媒體訪問時,被問及未來的生涯規畫,多表示希望國家能夠安排一個可以讓他們無後顧之憂的培訓環境,不必在專心於自己體育訓練之時,還要分心擔憂生活的經濟問題。

台灣運動人口愈來愈多,運動風氣也愈來愈盛,但在國際賽事上仍只有少數幾項可得到獎牌;推其原因在於國家培訓競賽選手並沒有一套完善的計畫。目前活躍在職業賽事的選手,大部分是靠著父母親或家人自我培訓的方式去發展自己的職業運動。以晚近熱門的網球、高爾夫球和桌球及自行車為例,都是自主訓練為主,國家在此方面的重點培訓及經費支助並不見功效。

以提高獎金來吸引或鼓勵優秀的運動人才繼續發展自己的運動專長,固然有其效果;但就整個台灣運動環境來看,仍無法達到在國際運動賽事中爭取佳績的顯著成果。主要是國家並沒有將重點競賽的培訓計畫落實到教育制度中。我們看不到對全國中小學運動會或全運會中,各項競賽表現優異者有何全方面的培育計畫,往往在比賽完還是回歸到學校中,等奧亞運等重要國際賽事時才臨時集訓,此種方式實難以激發選手應有的實力。

反觀大陸在培訓奧運選手時,並不單是在賽前以集訓的方式來要求選手,而是設置各重點培訓中心,分散於各單位,並重視平時的訓練,以國家的力量去培養選手。在大陸少有家人式的教練,而是國家級的教練在指導選手,讓教練可以一代接一代的繼續訓練。而台灣家庭式的訓練方式常常會斷層,難以讓運動資源集中。

教育部想以提高獎金來吸引更優秀的運動人才投入國際賽事,讓他們可以專心於賽事;但是若有更完善的培訓計畫,讓選手們更早受到國家的完善培訓,或許對我國的運動選手更有助益,增加國家在國際賽事拿牌的機會,提高國家的運動水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