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賞花觀景-延續花博盛況

李碧華 |2013.11.10
1041觀看次
字級

花博的空前盛況猶留在圓山的繁花盛景裡,處處是轟動的痕跡,兩年後,首屆「萬花節」萬紫千紅接續其餘韻,跨年度展期到明年三月底。因為跨出耶誕、春節及元宵三個大節日,「耶誕花卉展」、「花富貴牡丹展」及「花卉花燈展」也因此一起陪同萬花節招喚遊人來此賞花觀景。

回顧兩年前,花博成功的成為台灣近期名利雙收的國際大活動典範,一百七十一天展期,吸引了九百萬人次賞花觀景,經濟效益約四百三十億元,多達兩千七百類型的花卉、四千五百個品種來爭奇鬥豔,九成由台灣自種自產。

小農受益、城市蓬勃,美名又遠揚國際,花博怎可閉幕後就恁其荒蕪?延續花博照顧花農的精神,「萬花節」蕭規曹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選用台灣優質花卉,打造出美崙美奐的四大花卉園藝展覽。 花藝景觀競技更邀請高手群聚,「台灣之光」林惠理現身活動,把比賽冠軍的本事盡情展現。

「以前,台灣花藝界要找來歐美及日本設計師助陣,才足以把活動氣勢做出來,現在,台灣的花材及花藝早已揚名海外。」改寫歷史的林惠理得過世界無數大獎,足跡踏遍全球,她率先使用台灣花材,全心全意為台灣花藝增光,在自己的土地發功,更不能例外,作品益發叫人驚豔。

超大型作品「花遊」,長寬六百公分,用黑布幕圍起,花牆築起一道伴著音樂與香氛的螺旋型的迷宮,延續這氣勢,至少兩個人高的大型裝置藝術《樹魅》又再復活,枯枝交錯堆疊,葉片層層疊疊,將蝴蝶蘭點綴其中,典雅內斂的作品藤蔓糾纏,讓每一朵花瓣,彷彿都活了起來。

從心靈到身體都能得到幸福感的小花園在那裡?「戶外景觀設計大賽」來到萬花節,邀約四十八個團體來競逐九區的庭園景觀桂冠,參賽者無不運用在地園藝植栽與特色花卉,施展出裝置藝術的創意,綠色隔柵、涼庭屋頂與如茵草坪,變化出無窮創造力,建構美不勝收的戶外庭園盛景,吸引遊客流覽其中,樂而忘返。



導覽
戶外景觀大賞
布可思藝

團隊: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

「布花園」展現創造力,以環境中的前中後,低中高各種不同景物讓整體設計一覽無遺。後景的綠隔柵設計,將場景前後借景,不會造成空間封閉的不適。植物大量採用香草類,讓使用者更能與生活做密切聯想。

把植物種在布上,「兩面栽植」的「離地園藝」輕薄耐熱,回收寶特瓶變成纖維,織成一片特殊的布。布花園就是拼圖,陽台就是DIY場域,從陽台拼到外牆,從外牆拼到屋頂,美化綠化變節能,不再用冷氣機解決熱的問題,沒有熱島效應,只有綠島效應。



空谷幽蘭

團隊:聚鴻有限公司

喧囂的都市裡,鋼筋水泥、工作壓力讓人煩雜不已,沿著這都市叢林中硬冰冷的牆面,綠意盎然、別有洞天,在蜿蜒的小徑當中轉角,隱藏著因為壓力而失去的優閒,就像隔絕在世外桃源不染塵俗的高人,笑看這人世間的一切…。

嚮往遠離塵囂、以天地為家這般無拘無束的生活嗎?來萬花節享受「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的意境,盡情投入山水畫境、灑脫自在。



城市、野趣

團隊:大喬木景觀工程

城市花園可以放鬆心情,對野生小動物來說,更是一個適合棲息的地方。現有景觀都是以「人」為出發點來設計,這塊城市花園卻以「歡迎野生小動物也來進駐」為概念,導入生態水池、綠屋頂、植草木帄台、多元化的喬木灌木、昆蟲旅館等元素。人與自然動植物融洽生活,永續提升環境品質,兼顧使用及視覺,創造一個對人及野生小動物都友善的綠色自然空間。



節能綠屋 無毒養生

團隊:銘恩室內裝修設計工程

都市居住空間狹小,環境有待提昇,無毒健康生活養生的需求漸大。以「屋頂隔熟景觀綠化,休閒養生(實用篇)」為主題,魚菜共生,隔熱節能,休閒又健康。

魚菜共生(Aquaponics),就是將養魚與蔬菜結合,共同應用設施,達到共生實用的目的。利用魚的排泄物,經硝化作用再由抽水機送到水耕蔬菜池供植物使用,蔬果因自產自用可以達到無毒,無農藥,及無化學肥料等有機條件,健康又養生。

將魚菜共生的綠化概念導入庭園,也為生活添加景觀療癒的功效——轉移、放鬆、 運動、健康、成就、分享。



半日閒情

團隊:坪芳園藝有限公司

唐朝詩人李涉有一首詩,「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閒。」身心不受活動空間的限制,在現有的空間裡,能藉助栽種作物的成長與收成,學會在綠色植物身上看見旺盛的生命力,更得到撫慰人心的最大效益。

引用一首唐詩來導入設計主題,藉由層疊山景、水池造景、白色雲牆、和愜意涼亭等意境,讓人暫時放下疲憊的身心,溫習久違的半日閒情,找回忘卻已久的心靈。



反撲,返璞。

團隊:楙昇景觀設計

以鐵製器物拼組成的支架,掛上外來種植栽,色彩艷麗討喜,就像空降部隊般,突襲台灣原生種植栽的生存環境,壓縮它們生長空間,雖然有人說,這是物競天擇,生物的遺傳特徵在生存競爭中,具有某種優勢或某種劣勢,因而在生存能力上產生差異,並進而導致繁殖能力的差異,使得這些特徵被保存或是淘汰,但究竟是自然淘汰還是人為所造成?這已不是重點,如何復育,如何讓它們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由的生長,如何讓我們的下一代保有認識它們的機會,才是目前最重要的課題。

接近無限透明的綠

團隊:景翔園藝設計

運用大量的台灣原生種水生植物、台灣萍蓬草、睡蓮、印度莕菜、莎草、水毛花、澤瀉、燈心草等,並種植攀緣植物,蒜香藤、西番蓮。石縫間,鼠尾草、銀姬小蠟、天使花、初雪葛、菖浦等,創造出庭園的野趣,跳石步道,也趣味橫生。主景採用青楓,座椅下方灑黑麥草草籽,形塑出草皮地毯一般的柔軟質感。

帶來幸福的鄉村樂活花園

團隊:綠野設計工作室

以簡單木板作為圍籬與入口小門,呈現鄉村樸拙,庭園中的鳥屋歡迎小動物加入;入口的信箱渴望著友人的消息與來訪。運用一些簡單的手作園藝裝飾品,打造一個充滿自我風格、樸拙質感的庭園。

「慢活」的生活,的確可體會不同的細節與感觸,從「手」延伸出來的情感、溫度、觸覺等元素帶進設計概念裡,讓美好的花草,帶來心情的愉悅,妝點出「帶來幸福的鄉村樂活花園」。


城市森林浴

團隊:新綠主義有限公司

在優雅的森林裡,以草皮做成的綠瓢掬水,散布在彩葉草跟富貴蕨交錯的森林步道中,木作的桶子安排在開滿黃花的黃槐樹下,花瓣飄落在浴缸上,搖搖晃晃,浪漫至極。

造霧機噴出雲霧,模擬沐浴後的蒸氣,如置身在深山中一般美麗。樹後飄來桂花香,整排的白鶴芋,有如白色小鳥般,在林間跳耀歌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