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發現最遙遠星系
天文學家在《自然》(Nature)發表報告指出,已發現距離地球大約300億光年、目前已知最遙遠的星系,在約131億年前、也就是學界所認定宇宙誕生大約7億年之後形成。
科學家命名為「z8_GND_5296」的星系,花了約131億年,才讓透過紅外線測的哈伯太空望遠鏡(HubbleSpace Telescope)與夏威夷凱克天文台觀測到它的光線。
領銜研究的芬克斯坦表示:「我們在看的,是將近131億年以前的星系,所以這是比我們的太陽出生時間還早大約80億年的東西,當然,生命在更晚之後才開始出現。」
令人驚訝的是,在43個候選的遙遠星系中,只有z8_GN_5296披露重要的化學證據,能證明它的距離。
芬克斯坦與同僚因此想問,他們是不是發現了通往更大謎團的線索,得以了解宇宙中最初的恆星與星系,花了多久時間,才讓光線穿越形成初期的氫氣薄層,透出光來。
科學家認為,恆星在某個時間點爆炸,發出高能量的紫外線輻射,星系間的氫原子隨之分裂成電子與質子,而這些氫離子化之後將會導電,不再散發光線。
那種情況發生的時間,可能與z8_GND_5296存在時間差不多。z8_GND_5296約為太陽的10億倍大,有兩個不尋常的特徵,可能是它可被觀測、而其他姊妹星系觀測不到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