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周產期醫學會昨天發表近年推動唐氏症篩檢成果,二○○一年每年生出上百個唐寶寶,二○一○年不到十五名。隨著篩檢技術進步,平均每十萬名嬰兒為唐寶寶的機率降到百分之七點七九。
台大醫院婦產部醫師李建南研究發現,超過三十五歲懷孕,生下唐氏症兒的機率大幅提高到三百八十五分之一。準媽媽懷孕期間進行唐氏症篩檢,可以有效降低唐寶寶的出生率。
李建南表示,高齡產婦愈來愈多,平均每六名產婦就有一人超過三十五歲,建議高齡孕婦要接受唐氏症篩檢。
國內從一九九四年引進唐氏症二指標篩檢,可偵測百分之六十唐寶寶,活產率為百分之七十點四二,二○○一年更降到百分之四十八點七四,成效顯著。
他說,統計顯示從二○○六年到二○一○年出生的唐寶寶分別是五十九位、五十位、四十五位、四十三位及十三位,平均每十萬名活產寶寶的唐寶寶率由百分之二十八點八六下降到百分之七點七九。
唐氏症基金會提醒,每名唐寶寶從出生到十八歲,所花家庭及社會成本至少五百萬元,建議孕婦孕期時及早接受產檢。
雖然篩檢能提高唐氏症兒產前的檢出機會,不過李建南說,生下唐氏兒的機率,與婦女懷孕年紀有關,一般婦女生下唐氏兒機率約為八百到千分之一,但三十五歲提高到約三百八十五分之一;四十歲提高到百分之一、五十歲提高到十分之一。想生下健康寶寶,要趁早懷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