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台灣音樂憶像:典藏作曲家展覽暨音樂活動」,以展覽、講座、音樂演出,呈現陳泗治、張昊、郭芝苑三位台灣前輩作曲家為台灣留下許多美麗的音符。
國立傳藝中心主任方芷絮表示,「台灣音樂憶像」活動,希望藉由展示手稿樂譜、書信與音樂會演出,讓更多人了解前輩作曲家的創作理念,並從中汲取更多創作靈感。
台灣音樂館這次展出的三位作曲家都是台灣相當具有代表性的音樂家前輩。陳泗治身兼鋼琴家、教育家與牧師,宗教與台灣是他二大創作主題,洋溢強烈鄉土色彩。他曾擔任淡江中學校長二十五年。
張昊是華人音樂家中最早留歐學習,並有豐富創作的作曲家之一。六十七歲定居台灣後,張昊為台灣寫了〈華岡春曉〉、〈東海漁帆〉、〈寶島環遊〉等作品,他的德籍遺孀決定將張昊生前所有手稿都捐給台灣音樂館保存。
四月才過世的郭芝苑,是台灣現代民族音樂先驅,在台灣接觸西洋古典音樂之初扮演重要角色,代表性作品有〈台灣吉慶序曲〉、〈阿嬤的手藝─藺草編織〉、〈紅薔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