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花集‧紅樓夢】紅樓二三事──飲饌小語

朱嘉雯 |2013.11.05
1407觀看次
字級

《紅樓夢》第五十三回說到烏進孝交租,帳單上顯示榮、寧二府上下四百多人,皆以米飯為主食。

那時金陵望族最尊貴的主兒,日常食用一種米色微紅而細長,氣香而味腴的紫糯米,不僅熬粥是難得的,就連莊稼人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時候,也覺得稀罕!這滋補的紫紅色糯米,《康熙御制文集》中特稱之為「御田胭脂米」。

提到茶,在《紅樓夢》裡,普洱茶被稱為「女兒茶」。小說第六十三回寫道襲人和晴雯因為寶玉晚間吃了麵,怕停食不消化,是故為他沏了女兒茶,以助消化。而普洱茶在清朝,時為名重天下的茗品!

至於為什麼清朝人稱普洱茶為「女兒茶」呢?

根據清代張弘《滇南新語》一書指出,每年穀雨之後,夷女為了儲蓄妝奩,嫁個有情郎,紛紛入山採茶,以積累嫁妝。雲南女兒家想到自己的終身大事,因而辛勤地將新嫩茶葉採製成團,茶號「女兒」,使人感受到古人品茗之際,也有美麗浪漫的典故伴隨濃郁的茶湯,久久回甘。

至於茶器,《紅樓夢》第四十一回薛寶釵手裡的珍貴茶具──「分瓜」匏斝。

古人將生長中的小葫蘆套上模子,成長定形後,去籽、風乾,作成器皿,稱為匏器。

清初康熙、乾隆年間,許多工藝美術家在模型上刻畫花鳥、山水,並題字,製造出瓶、盤、杯、碗等葫蘆器;然而往往數千百件中,只有一二件成功的作品。因此匏器取得,非常不易!現存康熙、乾隆題款的匏器,件件花紋燦然,俱是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寶!

《紅樓夢》裡的水果也很是有趣的話題。第三十六回在「繡鴛鴦夢兆絳芸軒」之前,作者寫道:「這日午間,薛姨媽、寶釵、黛玉等正在王夫人屋裡,大家吃西瓜。」清初貴族人家所吃的西瓜,實來自台灣。

根據《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記載,從康熙皇帝起,直到雍正和乾隆,都頒賜大內西瓜種籽給福建總督、巡撫,要求送往台灣栽種,福建官員在每年八到十二月之間,也常呈送試種成熟的西瓜給皇帝,每次都精挑五十至八十個。

雍正給福建巡撫黃國材的奏摺批示:「今年西瓜種著了,甚好。種發來。」從硃批看來,皇帝對台灣西瓜品質甚為滿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