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神經的 日常保健

 |2013.10.26
3829觀看次
字級

自律神經出現輕度失調的人,通常是因為長期的壓力累積,而有容易感到生氣或煩憂等現象。輕度的自律神經失調,基本上不需要看醫生吃藥,只要調整生活方式,讓副交感神經可以發揮作用,一般來說就能獲得不錯的效果。重要的原則是,隨時覺察自己的能力極限,並且適時紓解積累的壓力。

處方1

保持正向思維

當我們快樂的時候,腦部的下視丘會分泌有利於副交感神經的化學分子。除了快樂感,像是幸福、安全、期待等心理狀態,也都會提高這些分子的分泌。快樂感可分為享樂主義和愉悅狀態,這兩種快樂感都能提高副交感神經的作用。因此不管是短暫的開心,或是打從內心的幸福感,都能改善自律神經的失衡狀態。找個時間去旅行、外出和朋友聊天相聚、或者安排一個家庭活動、自己去看一場電影等等,只要能夠增加快樂感,對於副交感神經的運作,都是一件好事。

另外,正向思維也擁有同樣的功效。透過正向思維,可以增加抗壓性,提升工作效率,進而肯定自己。這種反覆自我催眠的結果,也可以幫助調節交感神經不過度亢奮,有益於自律神經的平衡。

處方2

優質的休息

在自律神經的平衡尚未崩解之前,任何休息,不論長短,都有益於舒緩交感神經的緊繃。因此,當身體感到疲累,就要趕快找機會休息,不要硬撐下去。

不過,對於自律神經而言,最好的休息是有規律、順應生理節奏的休息,特別是「正常」的睡眠時間,所以最好養成在晚上十一點前就寢的習慣。

處方3

練習腹式呼吸與大笑

透過按摩橫膈膜和內臟,可以有效幫助副交感神經運作,有益自律神經的健康。方法很簡單,只要常常進行腹式呼吸與大笑,便可以達到這個目的。除了腹式呼吸與大笑外,一般的輕度有氧運動也能讓副交感神經發揮作用,例如甩手功、毛巾操、外丹功、太極拳、氣功、吐納等,這些都是規律且重複的簡單動作,做起來都不困難,每天若能進行三十分鐘以上,對於全身健康都有益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