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公路總局同意開放省道、縣道等代管道路的「內側車道」,讓機車暢行,不需兩段式左轉,都會區交由地方政府評估看要開放哪一條道路。
我平日上班騎機車,假日開汽車,對這項「交改」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開放內側車道,讓機車族不用擔心被汽車或公車逼到內側車道,無辜受罰,憂的是,開放內側車道,不需要兩段式左轉,可能增加交通事故發生率。
政策很難討好雙方,但是否適合以「路權」為由,調整「交通安全」的底限,有很大的討論空間。當初是基於安全因素,制定目前的政策,現在為路權採取開放政策,假如以後因交通事故增加,政策又應該何去何從?
今日最為汽機車駕駛人詬病的,莫過於汽機車搶道的問題,過去法規僅針對機車行駛內側車道開罰,並未對汽車雙排併停或計程車搶占外側車道強力取締,使得機車族多了亂鑽內側車道的藉口,如今以路權為由開放機車行駛內側車道,勢必造成更多交通亂象。
以機車兩段式左轉問題來說,會使機車族耗費不少時間等待紅燈,但也減少許多機車搶道造成汽車追撞的意外發生,若要開放,應統計全面開放機車左轉之後的肇事發生與傷亡率,供日後修正政策的參考。
我覺得,交通要建立在安全與秩序之上,而非權利,公部門應該考慮的並非大幅度修改政策,而是研究並改進容易造成汽機車搶道的道路,並且針對違規駕駛大幅取締之後,讓民眾養成守法習慣,再開放機車全面行駛內側車道與取消二段式左轉,免得讓機車族陷入更大的危險,也讓汽車駕駛人開車膽戰心驚。
邱瑄宜(桃園市/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