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新北市報導】對肢體動作有障礙的病人來說,「復健」是漫長的路。雙和醫院復健科闢「香草花園」課程,提供有興趣的復健科病人,以栽種香草植物和製作香草工藝的方式,加強復健效果,兩年來成效頗佳。
五十多歲罹患中風的莫小姐,因病痛外出不便,加入香草花園不但擴大交友圈,也在家種植香草植物和擺飾香草裝飾品。她覺得栽種植物和做香草工藝比做復健器材有趣,心情也較輕鬆,十周的課程,復健成效大有進步。
雙和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郭芬伶表示,園藝治療是利用植物、園藝、及人與植物的親密關係,結合投入、希望、期待、收穫與享受的全部過程,協助病人獲得治療與復健的效果。在從事園藝活動過程中,人與植物接觸,可放鬆心情、舒緩壓力,置身於植物的環境中,血壓降低、肌肉放鬆,恐懼感也減低。
她表示,許多需要復健的病人,常反覆不斷做相同動作,儘管有效,但容易倦怠,若把相同動作,從復健器材換成栽種植物,患者看到栽種的植物一天一天長大,自己做的作品如此漂亮,格外有成就感,這種讓身心同時進步的效果,就是園藝治療獨特的地方。
郭芬伶說,會選用香草植物,是因栽種和製作的時候,可以聞到芬芳,讓心情愉快,很多香草對人體本來就有不錯的效果,如紫蘇的氣味可安定神經和提神醒腦;左手香具消炎效果;迷迭香可集中注意力;邊做復健、邊聞香氣,讓復健過程「加值」。不過,園藝治療是一種輔助治療,不宜取代物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