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 「握手」畫面,艦長歡迎小漢成功飛行回來。圖/NASA
與人類最相近的動物是什麼?
對了,是猩猩。人類和猩猩,由生物遺傳分子DNA來看,有98.6%是相同的,只有1.4%不同。
猩猩很聰明,牠們會用雙手拿工具,在太空飛行的發展上,替代人類做了重要的試飛實驗。從地球飛上太空,是一種危險性很高的冒險,人類做到了,但是要感謝許多動物替我們做的實驗,使我們逐步瞭解太空環境。
我們先用猴子,紀錄牠們在飛行過程中受到劇烈衝擊時的適應情形,用這些資料來改善太空船的載人安全。下一步是要知道人類在太空無重力的環境裡,能否正常操作機器?心智和判斷力有無受到影響?這種測試,猴子就不夠用了,因而改用猩猩,因為猩猩比較接近人類,智力也比猴子高。於是,猩猩小漢(HAM)被選中替人類試飛。
小漢當時五歲,老家在非洲喀麥隆,體重17公斤,他喜歡和人類接近,脾氣好,聰明而且反應快。
小漢於1961年1月31日受命升空,這趟任務吃了一些意料之外的苦頭。首先是起飛時,發射衝力計算錯誤,把小漢以9762公里的時速衝上天,比原先計畫的時速2428公里快了四倍,真是苦了小漢。因為這個誤差,使得他在太空無重力下,比原先預計的五分鐘多待了1.7分鐘。可佩的是,這些苦頭小漢都吃下了,還準確的完成了所有的拉桿指令!
小漢的苦頭還沒完,在回程降落大西洋時,由於前面起飛時的誤差,造成了在太空中飛行距離的誤差,連環下來,使得他降落的地點比原先預定的地點遠離了將近100公里,因此等著救援他的巡洋艦來不及馬上趕到,他搭乘的太空艙在海浪裡翻騰,在海浪翻滾下,太空艙上的壓力閥門鬆開了,海水灌進來,情況危急,就在太空艙正要被大海吞噬之際,被一架在空中偵察的海軍救援直昇機及時發現,經過一番努力掙扎,終於把太空艙拉出水面,讓將近半噸的海水流掉,晃晃盪盪的把太空艙吊上趕來的救援艦,這麼一折騰,距離剛剛降落大海時,已有一小時又40分鐘了!
讓大家驚喜的是,小漢居然若無其事的從艙裡走出來,只是鼻子上有一點瘀傷,歡歡喜喜的接受了一個蘋果和半個橘子,我們向福星小漢喝采。
小漢大難不死,固然由於他沉著應變,不驚慌失措。從太空船的設計方面看來,證明其控制系統雖有失誤,但已能應付突發情況,艙裡的硬體設備也達安全程度,以致小漢在意料之外的狀況下仍能不受傷害,這些都顯示了太空船的載人飛行已經成熟,人類對飛行太空的信心大增,因此三個月後,在1961年5月5日,謝柏德(Alan Shepard)成功飛行,是第一為進入太空的美國人。
小漢的這趟飛行,使他成了明星,他在軍中繼續服務了二年,退休後被送到華盛頓國家動物園,他對遊人很友善,有許多小朋友是他的粉絲,可是他不喜歡和其他的猩猩一起玩,只喜歡和人類在一起。動物園曾經試過二次給他找女朋友,可是他不喜歡猩猩小姐而拒絕了。
後來園方把他轉到北卡羅萊納州立動物園,他逐漸習慣了那兒的猩猩朋友,安享友誼帶來的快樂,死於1983年,享年2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