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文館10年有成 端出文學饗宴

阮愛惠 |2013.10.10
1807觀看次
字級
台灣文學館館長李瑞騰介紹兩件列入國定重要古物的館藏,左為日治時期作家張深切徒步旅行台灣時,沿路遇到文人仕紳留下的題字,右為一九三四年台灣文藝聯盟成立時的木質牌匾 。 圖/修瑞瑩
作家楊逵《模範村》手稿。圖/台文館提供
日治時期台灣文人洪棄生手稿《寄鶴齊乙未以後披晞集》,有一百多年歷史,是台灣古典文學中罕見的文人手稿,列為台文館國定重要古物。 圖/台文館提供

【記者阮愛惠台北報導】國立台灣文學館十七日將迎接十周年館慶,至今已達成十萬件館藏、兩百檔展覽、四百種出版品的十年里程碑。館慶當天十鼓擊樂團將獻演「鑼鼓醒獅」,文化部長龍應台也將為館慶擊鼓同賀。

台文館館長李瑞騰昨日召開館慶記者會,宣告一系列以文學為核心、聯結其他藝術媒介的文化活動,一如文學饗宴,包括慶典、文學匯演、文學特展、套書發表、文學講座等,豐富多采。

李瑞騰指出,台文館近幾年來好比悠游文學大海的鯨魚,致力推動台文教育、展覽、典藏、研究及社教工作,最近整理出一萬多件重要館藏,挑選出具有時代意義與文學價值的,送文化部評選,其中八件被評為國定重要古物,包括楊逵的手稿、日治時期台灣作家洪棄生的手稿,還有台灣早期的藝文團體「台灣文藝聯盟」當年創社時的牌匾等,大多由後代捐贈。

李瑞騰表示,配合館慶將發表「館慶三書」—《競秀爭流:展覽十年》、《觀瀾索源:館務十年》、《明珠翠羽:出版十年》,回顧台文館十年來的館務、出版及展覽;此外還有台灣文學三大套書,包括《台灣文學史長編》、《台灣古典作家精選集》、《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共一百二十一本,正是台文館多年深耕台灣文學的漂亮成績單。

李瑞騰表示,台文館座落在台南一棟充滿被殖民滄桑的百年老建築中,已成為台灣文學的基地;展望下一個十年,除了用各種不同形式來呼喚歷史,讓台灣人通過文學了解台灣,更希望台灣文學也能找到自己的未來,走向民眾、走向全世界。

館慶系列活動中的「文學匯演」,推出四檔表演,包括「追魂組曲Ⅲ音樂會」,結合書法家董陽孜、詩人及作曲家的合作,將音樂與詩作緊密結合。

而「南管音樂會」則邀請南管表演名家王心心以詩人余光中的作品《洛陽橋》譜曲,以古典的南管融合詩作吟唱,十七日當天首演發表。

另有「陳達儒紀念音樂會」,將演出陳達儒作詞的台灣名謠;「經典文學劇場」,由「影響.新」劇場演出作家賴和重要作品《一桿稱仔》,結合劇場、文學與音樂跨界合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