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陸客觀光轉型

 |2013.10.09
2422觀看次
字級

中國十月黃金周和春節假期,可稱為人類最大的移動潮。每逢長假,返鄉和旅遊的人潮湧現,交通運輸必定塞爆,國內各風景區也必定人滿為患,寸步難行。中國長假的擴散效應也讓周邊如香港、澳門、台灣、韓國等地區,到處都是中國遊客,發一筆觀光財。

但今年卻大不同於以往,因為大陸《旅遊法》與「文明旅遊出行指南」自十月一日生效,規定禁止旅行社有不公平競爭,及強迫採購行為。由於採購禁令剛生效,大陸的旅行社都不敢違反規定,不但觀光客數量驟減三成,原來靠大陸觀光客採購的台灣特產店和免稅店,也從賓客盈門,急凍成門可羅雀。觀光生態的改變,讓許多靠陸客營業的相關觀光業者叫苦連天。

大陸旅遊遊戲規則改變的效應現在才開始,未來大陸旅遊環境的架構已定,改變必定會對台灣業者造成衝擊。雖然短期的電擊效果很強烈,觀光人數和收入驟減,但是對台灣整體觀光業的發展卻是短空長多。

大陸團雖然每年有二百五十萬人來台觀光,但是由於多是低價團,業者削價競爭的結果,台灣旅行社每天每名大陸觀光客僅賺十八元。旅行社和導遊領隊為了增加收入,只好盡量帶陸客團到特產店和免稅店瞎拚,賺佣金。惡性循環的結果,台灣觀光的招牌砸了,大陸觀光客對台灣留下惡劣的經驗。開放陸客觀光的政策果實,只有少數業者朋分,而大多數台灣居民和正當業者未蒙陸客觀光的好處,卻得忍耐陸客增加後造成交通擁擠,風景區人潮,環境吵雜,物價推升等後遺症。

兩岸旅行業是一個不對稱結構,大陸的旅遊都由少數國營旅行社負責,旅遊團的組成、行程和住宿都集中決定。陸團觀光的景點路線大同小異,造成住宿飯店、餐廳、採買點集中,旅遊品質下降,也使台灣的旅遊業畸形發展。自由行的陸客僅有團客的六分之一,但是這些散客卻是能自主、自由、多樣性、全面地選擇接觸台灣的風土人情,如果說陸團對台灣觀光只有點或線的接觸,自由行的陸客才會是面的觀照,其溢散效應對台灣休閒產業的貢獻大於陸客團。

因應大陸《旅遊法》的衝擊,目前的陸團經營已走入死胡同,台灣觀光業勢必進入盤整洗牌階段,除了業者要自行摸索新生態的經營方式,政府也應該調整目前大陸觀光客的許可比例,在政策許可範圍內,適度開放更多自由行的陸客。旅遊業不是數人頭的行業,數大未必有利,人少質精是台灣旅遊業的新方向。與其招攬多數走馬看花、蜻蜓點水的觀光客,不如讓更多對台灣有興趣、高品質的自由行旅客來台,展現台灣多元樣貌之美,領略深度台灣各地風土人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