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根據統計,上班族中約有三成以上正遭受下背痛的困擾,每年痠痛治療占物理治療個案中的六成五,約四百萬件,物理治療師建議,可以進行紅外線熱療,加速血液循環,提高組織修復功能。
物理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簡文仁表示,熱療原本就有助於肌肉與關節放鬆,而紅外線因具表皮穿透力,可以在皮膚較深層的區域釋放能量,因此被運用在治療身體痠痛上。
簡文仁指出,紅外線分紅外線A、紅外線B、紅外線C,其中紅外線A的穿透深度最高,可以達到五毫米,紅外線B、C的穿透力很弱,因此要達到加速血液循環、緩解疼痛,需靠紅外線A,其穿透度可達到皮下層。
他說,肌肉痠痛多是因肌肉纖維拉傷,其實只要適度休息是可以自行復原,但是多數人沒有獲得適度的休息,因此不斷惡性循環下去,紅外線可以增加血液循環,加速組織癒合、舒緩疼痛僵硬。
目前醫療院所的物理治療中多數有提供紅外線治療,市面上也有居家型的紅外線熱療設備,不過居家型的熱療設備品質參差不齊,可能只是加上紅色外膜,以發出紅光,或僅是紅外線B、C,穿透力不佳,他建議,若要選擇居家紅外線設備,應選擇較有公信力的廠牌產品也須注意是否有國際醫療器材主管機關或是國內衛生署的認證。
此外,自行使用紅外線設備,須注意不要以眼睛直視,否則會感到相當刺眼,也避免太靠近設備,保持三十到五十公分的距離,以免太靠近造成燙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