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好聲音 馬念先偷學 三八阿花吹喇叭

阮愛惠 |2013.10.04
10839觀看次
字級
馬念先

【記者阮愛惠專題報導】「三八阿花吹喇叭,Do So La Si Fa…」,這是最近好夯的一首歌,很多人隨口都能哼上兩句,學起來也很快,得用「三八」的聲腔來唱,心情鬱悶時唱起來超抒壓,心情高昂時唱出來會更嗨!

〈三八阿花吹喇叭〉由「糯米團」主唱馬念先作詞譜曲兼演唱,這首歌一方面隨著電影《總舖師》的賣座走紅,也呼喚昔日「糯米團」歌迷接續相挺;加上時局紛擾動盪,這首主題曲,就像及時雨,滋潤了台灣人煩悶的心靈。

聽來聽去 就是好聽

〈三八阿花吹喇叭〉其實是不易歸類的台灣歌曲,乍聽頗有台語老歌的情調,再聽卻接近抒情搖滾;細聽歌詞,先搞笑又回歸正經,簡直不知所云…,但聽來聽去,就是「好聽」!

這首歌之所以這麼難定位,也因它有「曲折」誕生過程。電影裡,是從男主角「料理醫生」口中唱出來、代表男女主角戀情的歌;但最原本,卻是馬念先為戲中外籍看護「羅絲蜜」寫的歌。「我本來設想,台灣人有點欺負這位外勞,所以編個帶色情意識的歌教她唱,她一唱大家就笑;但她唱得毫無心機,大家笑她,也無所謂。」馬念先說。

沒想到導演陳玉勳一聽驚為「天歌」,欽定作主題歌;但「三八阿花吹喇叭」這句歌詞已經不能更改了,馬念先只好順著編下去。他觀察到周邊不少友人過了適婚年齡仍未結婚,於是學東學西打發時間。「我就設想有位三十八歲的熟女阿花,因為對結婚不抱期望,開始培養一些嗜好;她學吹小喇叭,結果找到一位同好『老王』,一起吹出愛的合奏曲。」他說。

很多人一聽「吹喇叭」就會某些聯想。馬念先不平地說:「我不認為這句話帶有任何色彩!」馬念先說:「台語的俚俗話裡,形容政治人物的口水戰或鬼扯蛋叫『拉吧』,這裡取的是『喇叭』的諧音。」原來這首詼諧的歌裡,有著創作者誠懇的心意。

詼諧歌詞 戲談人生

除了歌詞,令大家驚豔的還有編曲。這首歌「台味」十足,融合了那卡西、日本演歌、爵士鼓、手風琴、小喇叭,有點老派、十分抒情,四十歲以上的人相當懷念,三十歲以下也能入耳動心,加上在《總舖師》電影強打,走出電影院已能哼兩句。

馬念先說,他之所以能作出這麼「俗擱有力」的作品,要感謝郭金發大哥的牽成。去年,因緣際會,擔任郭金發五場演唱會的音樂統籌。對於這位台灣老歌的指標性歌手,他作了很多功課,發現原來他小時候覺得很俗氣的台灣老歌,其實是很有學問的。「它是一種類型,有特別的音樂編制,有特定的表演口氣。我作了五場之後很開心,以為一輩子不會再用到這些東西,沒想到,這次把當時偷學到的東西放進來,效果如此美妙!」

新舊共鳴 快樂自在

「糯米團」淡出樂壇十四年,重出江湖卻一曲爆紅,是四位已經分散各地的團員們想都想不到的。唯一還留在演藝圈的馬念先,近年來以戲劇角色闖出知名度,大家幾乎忘了他原是音樂人。〈三八阿花吹喇叭〉的走紅讓這四位成員重新合體接了不少場演出。台下的聽眾有新面孔、有老朋友;無論如何,歷經物換星移,還能再次產生與時代的「共鳴」,怎會不開心?就像歌詞中最後一句:「三八阿花和老王,快樂自在永遠吹喇~~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