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白石莊主人
園裡種了幾株紫薇,各有來歷,有一些是以低得無法相信的價格買來,因為是「過季商品」,花落了,葉醜了,商家見它不討喜,便用低價將之出清;有一株最高最大的是我在桃園市一個社區演講,社區父老聽我如此愛花,就把門口一盆紫薇送給了我,現已長有一丈高;最奇妙的是還有幾株個子較低矮的,竟是從草地上自己長出來的,嘿!原來紫薇開過花、結了種子,也可以自已從泥地裡尋取滋養發芽成株,還以為非得仰賴人工培育不可呢。
紫薇花季很長,花朵很美,細細碎碎群聚枝頭,呈現出一種秀致又優雅的小家碧玉風姿。由於花季長,開得久,每每教我想起少年時讀過的一段課文:「 紫薇久花,離離散紅……」
讀這一課時,生活中只有貧苦、勞動、汗水和溫飽的掙扎,不但沒見過紫薇,連最平常玫瑰、菊花、荷花也都不曾見過。幸好教我們這一課的老師好會講課,細細描述,說得如詩如畫讓我悠然神往,留下了模糊卻又頗為深刻的印象,這印象一直持續至今。
初見紫薇,老師敘述的一切立刻疊映上眼前之花,居然如此吻合,有如見到久違朋友的熟悉。文學家的筆,加上好老師的用心,會給人很美麗也很持久的記憶。
倘若今日由我來為不曾見過紫薇的人寫一段段形容,我當如何描述呢?不同的寫作者自有不同的書寫切入點,但無疑的小時讀過的這幾個字,實在高明得讓人佩服。
晚近常有友人擔心我們的書寫和言語有粗俗化的傾向,電腦大大介入人際溝通後,這種趨勢更是快速。我無法評量其中得失福禍,就像即使只剩百分之一的客人到訪白石莊時識得紫薇,我也十分滿足了。人各有尋求滿足之道,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