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小胖弟小胖妹不預防糖尿病,中年就得面臨失明、尿毒症等併發症。一名三十多歲的女性,因為小學六年級時就罹患糖尿病,沒有好好控制,目前視網膜病變,眼睛出血好幾次,還可能會失明。
台北榮民總醫院新陳代謝科暨糖尿病人保健推廣中心主任林宏達表示,這位患者小六時發現有糖尿病,治療一陣子就消失。沒想到二十年後因不適再回來找醫師時,已經嚴重到出現併發症。
以往小朋友若罹患糖尿病,多半是因為先天胰臟無法分泌胰島素的第一型。但是近來因為很多小朋友愛吃速食、不運動、體重過重,第二型糖尿病反而愈來愈多。以新發生的兒童糖尿病個案中,第二型竟然高達第一型的六倍之多。
林宏達說,第二型糖尿病跟第一型不同,不會有急性症狀,要等到血糖飆升,才會有多尿等現象,很多家長都沒注意到,多半是孩子跟著父母來看病,被醫師「抓」去檢查,才發現空腹血糖值過高。而且糖尿病的併發症,會在罹病二十年以後才出現,因此若糖尿病提早在兒童青少年期發生,等到正要打拚事業的中年時期,就會苦於各種併發症。
根據許多報告指出,小朋友會發生糖尿病,百分之八十五是肥胖症引起。林宏達也說,體重若高於同齡者的百分之九十,例如同齡者一般是三十公斤,孩子體重卻是五十到六十公斤,罹患糖尿病的機率,將會較一般孩子高出十幾倍。
因此孩子要及早適當減重,並減少攝取高熱量食品,養成運動的習慣。一旦孩子過重,家中又有糖尿病家族史,最好能提早作糖尿病檢查,若體重沒有下降,更要持續追蹤一到三年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