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雲集‧翰海微瀾】較盡錙銖─蒲松齡的感慨

文/雲窗 |2013.09.26
1671觀看次
字級

《聊齋誌異》的作者出身於鄉野,對於鄉里人糊里糊塗、憨傻有趣的情態,亦經常有所捕捉和描繪。

〈種梨〉一篇,寫一鄉下人運梨在街上販賣,因梨香甜美,因此價錢便居高不下。有個衣衫襤褸的道士不識相地在他車前討梨吃,那鄉下人吆喝著驅趕他,但是道士卻不走。

鄉下人生氣了,指著他罵,道士反說:「你一車幾百個梨,我老道只討一個,對你沒什麼損失,你何必動氣?」

旁觀者逐漸聚集起來,都來勸賣梨的挑個壞梨給他也還罷了。那鄉下人說什麼也不肯。

一旁店鋪有個夥計,眼看著他們吵得不像話了,就掏錢買了一個給道士。那道士得了梨,居然熱情地拿出來請大家吃!

路人問他:「為何不自己一個人吃?」

道士回答說:「我只須要這梨核來做種。」

接著道士將梨大口大口地啃完後,把梨核握在手心裡,然後拿了一把鐵鏟來,當場在地上挖了一個幾寸深的洞,將梨核埋進洞裡,覆蓋上土,又向街上的人討水來澆灌。

有好事者竟給了他一盆滾開的熱水,道士接過水來,二話不說便澆灌在埋梨核的地方。

才過一會,土裡竟冒出芽來,接著長成一棵枝葉茂密的梨樹,瞬息間開花,不久後又結出果實,梨子個個飽滿香甜,纍纍掛滿了一樹!

道士一一把梨摘下來送給看熱鬧的人,不一會兒便送光了。

接著道士開始砍樹,狠砍了半天,那樹才倒地。最後連枝帶葉都揹在肩上,便從容地離開了。

這道士一連串的法術表演,看得眾人目不轉睛,連那賣梨的鄉下人也伸長了脖子瞧得出神,徹頭徹尾忘了看顧自己的生意。

等那道士走後,他才回神,卻猛然發現自己車子上的梨,一個也沒有了!他氣急敗壞地忙去追那道士,卻哪裡還有蹤跡,徒留滿街上笑得合不攏嘴的路人。

其實蒲松齡寫那街上人的嘲笑,是有緣故的。

因為他常常看到農人豐收時,好友上門來討些米,他們會生氣地說:「這是好幾天的生活所需啊!」遇到有人勸他們救濟危難、施捨些米飯給孤兒時,他們就更生氣了。;然而他們的家庭生活經常是父子兄弟間相互計較,等染上嫖妓賭博或是作奸犯科之後,才又急忙拿錢贖命。

這類的故事說都說不完,以致一向談鬼說狐的大作家,也忍不住在此借題發揮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