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濤,字巨源,魏晉竹林七賢之一,時任尚書吏部郎。有一年,山濤又要高升,朝廷讓他舉薦一人繼任。嵇康在七賢中最有才學,也最放任隨便,並且敢於蔑視權貴。山濤很敬重他的人格,就真心誠意地上書推薦。
可嵇康這人啊,不僅沒有感激,還寫了一封絕交信,這就是著名的〈與山巨源絕交書〉。
文風犀利,它是史上第一篇真正體現文人獨立性格的諷喻佳作。例如有一條說,他討厭俗人,不能忍受與他們共事;還有一條說,他常常否定商湯王、周武王,並菲薄周公、孔子這些聖人,不會被禮法所容忍。
這些與其說在羞辱山濤,不如說在羞辱司馬氏集團殘暴虛偽的統治。司馬氏集團當然饒不了嵇康,就借一件事把他殺害了。就這件事來說,嵇康死於不識好歹,不近人情,可如此高風亮節的文人去世,總是令人哀痛的。
再說這封絕交書,確實蹊蹺呀!
嵇康對司馬集團的蔑視由來已久,統治者也早不滿意嵇康的不合作態度。嵇康真的想絕交,何必費如此力氣寫這樣長篇的絕交書。
那麼只有一個原因了,嵇康是在為山濤脫嫌,他要保全山濤。
司馬集團一直視嵇康為眼中釘,山濤推薦他,雖然是為了他著想,但無異於給自己帶來了麻煩。嵇康把山濤看做是交心的朋友,他這麼做是為了不讓摯友受到牽連,證明兩人已經沒關係了。
還有一個證明:臨刑前,嵇康把一雙兒女托付給了山濤。他對兒女們說:「巨源在,汝不孤矣。」可以托付的人很多,為什麼選擇一個已絕交的山濤?
山濤更沒有記恨,把兩個孩子撫養長大,還推舉嵇康的兒子入朝為官。
兩人這般真摯的友誼和微妙的默契,又豈是一封絕交書就可以遮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