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話】 看見夢想的力量

文/永光 |2013.09.22
1516觀看次
字級

莫言,二○一二年十二月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今年九月受邀至佛陀紀念館,參加「第二屆星雲人文世界論壇─看見夢想的力量」,以「文學家的夢想」為題,講述自己從一個貧困農民的兒子,走向諾貝爾文學獎的歷程。他在文學上奮鬥了三十一年,終於成為中國人的驕傲,獲得極大的肯定。

想起星雲大師自我介紹時,常說:「我來自江蘇揚州一個貧困的家庭。」莫言先生同樣出生貧困,兩者顯現了宗教家與文學家在困頓中,如何奮起飛揚。前者弘揚人間佛教六十五年,而今讓佛法推廣到全球五大洲;後者以敏銳的觀察,為大社會說了一篇又一篇的「寫實故事」。

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而佛法以中道為要領,仍不忘提醒修行人以清素淡泊為本,所以星雲大師勉勵弟子:「粗布衣單有何妨,清茶淡飯要自強,無錢無緣由他去,只求佛法作慈航!」可知,貧困只是外在物質條件的束縛,內在精神則可有無限的開發成長。

佛法不只重視智慧開展的次第,更積極引導一條從根源革新的道路。佛陀時代,有一位老婆婆窮得什麼都沒有,受盡主人的苛待。有一天她到湖邊提水,恰巧遇見迦旃延尊者。尊者向前道:「老婆婆,您布施一點給我吧!」老婆婆悲從中來:「我窮得連手裡的壺都是主人的,哪能布施給您呢?」

尊者回答:「那就把您的貧窮賣給我吧!」婆婆瞪大眼睛:「怎麼賣呢?」尊者說:「您只要肯布施,就可以把貧窮賣出去。」於是迦旃延尊者指導老婆婆布施了一缽湖裡的水,為老婆婆種下後世富足的因緣。

本課的十窮吟,吟出貧窮困苦及人際往來的百事哀,大師則曾作《十修歌》,為除貧生喜的一帖清涼劑:「一修人我不計較,二修彼此不比較,三修處世有禮貌,四修見人要微笑,五修吃虧不要緊,六修待人要厚道,七修心內無煩惱,八修口中多說好,九修所交皆君子,十修大家成佛道,若是人人能十修,佛國淨土樂逍遙。」

這一陣子,大師為了帶動台灣南部的書香味,在佛陀紀念館舉辦「佛光山二○一三國際書展」,連過去忙於競爭的書商都笑著說:「來到佛門聖地,自己都跟著寧靜起來了!」

如果問大師,他做的是什麼夢,我相信他的夢想只有一個,就是讓全世界的人都幸福。這一股幸福的力量,透過大師帶著弟子的身體力行,正彌天蓋地的運轉起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