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保健DIY》慢性膽囊 的生活保健

王瑩 |2006.12.03
794觀看次
字級

慢性膽囊炎病人,通常沒有典型的症狀,多數表現為膽功能紊亂,因此影響消化。

慢性膽囊炎的外在表現為不耐脂肪性飲食,類似「胃病」,如消化不良,右上腹不適,持續隱痛、腹脹、暖氣、反酸、惡心、厭油,進高脂肪食物後症狀加劇等。因此,在健康保健上首先應調養,注意少吃或不吃高脂肪的食品,才是防治急性膽囊炎的首要之道。

因為膽汁經肝臟分泌後,會通過膽道進入十二指腸道,膽汁中含有幫助消化脂肪必不可少的膽鹽。如罹患慢性膽囊炎症,會因膽汁受阻,而使腸道內膽鹽大大減少,從而影響脂肪的消化。因此,限制脂肪量的攝入,是膽囊炎患者必須長期堅持的生活原則。

急性膽囊炎或慢性膽囊炎急性發作期,宜暫時禁食而給予腸外營養(靜脈點滴)以減輕膽囊負擔,待病情好轉後,再恢複進食,先供給大量的果露、山楂水、山楂果茶等,以稀釋膽汁,每日供給大約一五○○毫升,每隔二至三小時一次。

膳食應保持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飲食,如米湯、米粥、果子汁、藕粉、麵湯等。多食富含各種維他命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護肝臟,增強人體抵抗力。忌食一切剌激性食物和各種酒類,或濃烈的調味品,因為這些食物可促進膽囊素的產生,增強膽囊的收縮,使膽道口括約肌不能及時鬆弛流出膽汁,有可能引起膽囊炎的急性發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