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定比丘尼,台灣美濃人,民國十七年生,比我小一歲,小學畢業就出家了,他還有一個同齡的師兄名善定,他們的師父是在家的師姑,師公能淨老和尚,是一位有德的高僧。那時候的台灣佛教,以為住在寺院修行的師姑就是出家人,不過,沒有落髮,在中國佛教的傳統上總不被認同,後來他們的二位師姑,為了徒弟,也就跟著落髮出家了。
慧定與善定,都讀過「台灣佛教中學林」,民國四十年,我在台灣佛教講習會擔任教務主任的時候,他們也在其中讀書。可以說跟我親近最多,後來影響最大的,也是他們師兄弟二人了。
在台灣埔里,有彩蝶翠谷;在美濃,有黃蝶翠谷,黃蝶翠谷就在朝元寺邊緣。朝元寺位在美濃的深山裡,地址是「竹頭角廣林里九號」。從美濃市區進去,要經過二次撩水涉溪而過。能淨老和尚,就是因為撩水不慎而圓寂,所以徒弟就發心把橋修築起來了。
慧定、善定在講習會讀過書,接受大陸佛教叢林的思想訓練,師兄弟二人非常聰慧,閩南語、客家話、日本語都是一流的。以此因緣,後來我在高雄建了壽山寺,由於我自己不想住持寺廟,就請慧定與善定他們二位來擔任當家。
但是,當時他們也有朝元寺要發展,實在難以兼顧。加上慧定又想到日本攻讀學位,而我也要籌辦壽山佛學院,大家弘法的方向不同,所以,他們只在壽山寺當家一段時期,之後,慧定就到日本立正大學,和聖嚴法師、淨海法師成為同學了。
這二位師兄弟,因為崇拜中國佛教的傳統,自從講習會畢業之後,回到朝元寺,就把過去台灣寺廟神佛不分的情況完全革除,改為純正的佛教寺院。當初,能淨老和尚修這座寺院的時候,建材都要從台南購買,慢慢的將一磚一瓦挑到美濃寺的現址。想起那時工程的困難,實在比現在的台北一○一還要浩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