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唐代有新羅國(即今朝鮮)王子金喬覺,二十歲出家,法名地藏比丘。唐貞觀四年,攜愛犬善聽,航海到中國九華山參學。
當時,九華山為富豪閔閣老所有,地藏比丘為了建寺,請閔閣老贈地,閔老樂善好施,於是問要地多少?地藏說:「只要一件袈裟之地就夠了。」閔老於是慷慨答應了。
誰知地藏比丘,竟以神通將袈裟覆蓋了一座九華山峰,閔老驚喜不已,便將九華山全部送出,發願為地藏比丘護法,建化城寺。
地藏菩薩在九華山弘化七十五年,至唐開元二十六年圓寂,世壽九十九。因地藏比丘就是地藏菩薩化身,所以九華山成為地藏菩薩的應化道場,即中國四大名山之一。
大願文化園內開光的地藏菩薩像,高九十九公尺,呼應地藏比丘九十九歲、九華山九十九峰、九十九寺廟。(文/杜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