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喜東舍鮮素料理 文與圖/楊慧玉 |2013.08.31 語音朗讀 440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一進入「見喜東舍」,沉靜的氛圍迎面襲來,隨著門扉一關,便將紛擾留在門外。圖/楊慧玉 一進入「見喜東舍」,沉靜的氛圍迎面襲來,隨著門扉一關,便將紛擾留在門外。圖/楊慧玉 一進入「見喜東舍」,沉靜的氛圍迎面襲來,隨著門扉一關,便將紛擾留在門外。圖/楊慧玉 頂級 黑松露石板藏滋滋作響的石板上,數片法國進口的頂級黑松露讓人眼睛為之一亮;不僅於此,主廚更奢華地將黑松露製成醬汁,淋於其上,把香氣再向上提升,入口馥郁,久久縈繞口鼻間。 圖/楊慧玉 能平 松茸澄清湯用十種以上蔬菜熬製四、五個小時的高湯,入口濃郁卻清爽;復以松茸、銀杏、竹笙等食材提升其鮮甜滋味,尤其松茸所散發淡雅香氣,更是迷人。 圖/楊慧玉 主廚 綜合創作壽司盛 沒有生魚片的壽司,卻是日本客人的最愛!包覆著黑松露飯的海苔捲、上覆碳香杏鮑菇、牛肚蕈的握壽司……,無論是視覺或味覺,都如百寶箱般,豐盛而璀璨。 圖/楊慧玉 一進入「見喜東舍」,沉靜的氛圍迎面襲來,隨著門扉一關,便將紛擾留在門外。 「見喜東舍」室內空間以東方禪風為基調,並顧念到出家人進入其中的協調感,特別將法師身上袈裟的色彩融入其中,並著重光線的投射角度與亮度,讓用餐者進入空間裡,便感到放鬆,能享受到一分寧靜。 開素食餐廳的想法,源於罹癌的妻子生前茹素,生病期間須藉由飲食調養身體,「如果開個餐廳,老婆想吃什麼就請師傅做!」老闆許榮富這樣的想法才剛付諸行動,妻子便已辭世,來不及兌現的遺憾與不捨,促使他盡已所能地成就這間餐廳,以此療癒心中的傷痛。 因為「見喜東舍」對許榮富的特殊意義,又是A型處女座的他,對於完美的追求無法僅以硬體為滿足,每道餐點的食材、用料、口感、視覺呈現等細節都是講究再講究。光是主廚就試了幾十個,直到覓得能貼切詮釋的人才作罷,不輕易妥協。 進入店裡,親切的服務人員帶入座後隨即奉上一杯「牛蒡茶」,雖是奉送的茶飲,卻一點也不馬虎,而由此便能體會「見喜東舍」對餐飲品質的要求。先烤過讓甜味充分釋放,再經由四至六個小時熬煮的牛蒡茶,香氣淡雅,入喉回甘,與一般加了香料的濃烈茶立見高下。 懷石料理的用料,除在地食材外,許榮富也蒐羅國外頂級珍稀食材,松茸、黑松露、牛肚蕈,毫不吝嗇地揮灑於餐飲之中。 懷石料理之「美」,更蘊藏著飲食文化另一層境界。如適合細細品味的「松間竹閣」,香氣迷人的「紫蘇梅麵」;沖繩的長壽祕方「水雲酢」;造型雅致的日本麵麩;山藥泥、鴻喜菇……搭配愛知縣所產、可食用的溫室菊花,樣樣讓人驚豔連連。又如「金箔甜柿凍飲」,亮橘的摩天輪甜柿置身於日式葛粉的晶瑩剔透中,讓人食指大動,而灑於上的金箔更凸顯其貴氣與色澤上的美感,讓人捨不得破壞。 他說,用餐是件愉悅的事,也希望「見喜東舍」能讓人歡喜,因此他自己也必須轉念,「人生到底要得到什麼?」許榮富常自問。在歷經人生的大喜大悲後,他希望能做利益眾生的事,雖然「在這裡開這樣的一間店,要賺錢不容易!」但為推廣素食,他仍執意走下去,他說:「現在,這已經成為一種責任。」見喜東舍鮮素料理 電話:(07)5560-570 地址:高雄市左營區明誠二路369號1樓 主廚綜合創作壽司 盛沒有生魚片的壽司,卻是日本客人的最愛!包覆著黑松露飯的海苔捲、上覆碳香杏鮑菇、牛肚蕈的握壽司……,無論是視覺或味覺,都如百寶箱般,豐盛而璀璨。 圖/楊慧玉 能平松茸澄清湯 用十種以上蔬菜熬製四、五個小時的高湯,入口濃郁卻清爽;復以松茸、銀杏、竹笙等食材提升其鮮甜滋味,尤其松茸所散發淡雅香氣,更是迷人。 圖/楊慧玉 頂級黑松露石板藏 滋滋作響的石板上,數片法國進口的頂級黑松露讓人眼睛為之一亮;不僅於此,主廚更奢華地將黑松露製成醬汁,淋於其上,把香氣再向上提升,入口馥郁,久久縈繞口鼻間。 圖/楊慧玉 前一篇文章 徵稿 記憶的味道 下一篇文章 台灣深受歡迎的甜品愛玉凍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蔬食百味】四喜烤麩【純植生活】涼拌蘆筍【賣菜郎說菜經】麻竹筍 鮮嫩正對時【點心時間】粉紅草莓大福【純植生活】冷萃雙瓜 佐鳳梨醋優格【節氣養生】冰箱裡的百寶罐 梅醋嫩薑泡菜 作者其他文章慈香庭蔬食 回歸單純口味 宮廷美食—京兆尹 天天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 全球總動員邁向碳中和迎接地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