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義工Coco(右)在公共食堂一起享用午餐,彼此用不標準的發音學語言。
圖/弘道基金會提供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國際工作營」讓國內外青少年以志願服務方式認識在地社區、草根組織!工作營合作單位之一的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今年創意主題是「微孝」,暑假期間,全台舉辦六梯次的營隊,更安排了「公共食堂」,讓雙方一邊吃飯一邊學中文。
位於台中西屯區福氣長青快樂學堂的國際微孝營,每周二、五都有「公共食堂」,讓義工與長輩一起「呷飯、開講」。來自法國三十九歲的Coco,請用餐的阿公教她中文數字唸法,「疑、兒、傘、賜…」,阿公被她不標準的發音逗得哈哈大笑,心情好的盛了第二碗飯,回座位後還耐心地繼續教導。阿公也用不標準的發音講了人生中第一句英文,如「股(good)」、「三Q(thank you)」。
在文化學習上,法國義工分別教長輩作青蛙及艾菲爾鐵塔;韓國義工教摺老虎,因為韓國在地圖上看起來像一隻站立的老虎;香港義工則做輪船,代表維多利亞港。台灣的阿公阿嬤教他們打麻將,告訴他們這對防止老年癡呆有幫助,義工直喊著要買麻將回國,教家裡的長輩打。
弘道主任劉培菁說,國際微孝營希望讓跨國青年實際進入社區服務老人,藉此喚醒青年關心自己的社區及身邊的老人,並藉年輕人的創意,捲動老人的活力。
國際工作營由願景青年行動網協會發起,除弘道的老人關懷,還有雲林縣台西國際彩繪藝術村認養計畫、家扶基金會偏遠及原鄉兒童多元文化教育營、西螺螺陽文教基金會的西螺老街翻修活動,讓國際青年了解台灣國術、布袋戲及醬油釀造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