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酸菜易被誤解 實有益腸道健康

 |2025.05.16
199觀看次
字級
馬鈴薯常被貼上不健康標籤,但營養師表示,馬鈴薯煮熟後冷卻會形成抗性澱粉,能支持腸道微生物多樣性。圖/123RF

【本報台北訊】照顧腸道健康,不僅消化系統獲益,免疫系統、大腦與心臟同樣受惠;這是因為腸道裡的微生物群會影響身體營養吸收、荷爾蒙分泌與神經傳導物質。Eating Well健康網站採訪營養學家,讓大家重新認識六種被「誤解」為不利腸道健康的食物,並分享它們對腸道有益的原因。

1.德國酸菜

營養師指出,德國酸菜是她認為被誤解但對腸道健康有益的食物之首,其鈉含量或許讓人擔心,但半杯酸菜含有2克膳食纖維,占每日建議攝取量7%。

不過,比起罐裝酸菜,新鮮酸菜才是最佳選擇。

2.豆類

營養師說,豆類與扁豆是促進腸道微生物多樣性的最佳食物之一;它們也是被低估的膳食纖維來源,半杯黑豆含8克膳食纖維,幾乎占每日推薦攝取量30%。吃豆類若有輕微脹氣,代表身體正在腸道中製造細菌,為微生物群提供能量。

3.馬鈴薯

馬鈴薯常因高升糖指數被貼上不健康標籤,但營養師表示,馬鈴薯煮熟後冷卻會形成抗性澱粉,能改善胰島素敏感性、減少發炎並支持腸道微生物多樣性。抗性澱粉無法被小腸吸收,而是經結腸中的微生物發酵,產生有益腸道健康的短鏈脂肪酸。

4.白米

白米因屬精製碳水化合物而背上罵名,但它也是益腸道的抗性澱粉來源。營養學家說,煮熟冷卻的米飯可增加抗性澱粉含量,最大化膳食纖維攝取量。

5.十字花科蔬菜

十字花科蔬菜常被認為會引起腹脹,但因含有硫化物,有助於降低結腸直腸癌的風險,且富含膳食纖維,一杯球芽甘藍膳食纖維約占每日推薦攝取量10%。

6.黑巧克力

喜歡在晚餐後來點甜食者,可考慮吃塊黑巧克力有益腸道健康。營養師表示,它含多酚類,這些植物化合物可為腸道細菌提供養分並有助減輕腸道發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