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參選下屆台北市長的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日前到大陸出席研討會,他在北京表示,這次登陸主要是「認識中國,也被中國認識」。無獨有偶,在柯文哲登陸的第二天,高雄市長陳菊也宣稱要到中國大陸四個港口城市,邀請他們來台參加亞太城市高峰會。
從二○一二年總統大選之後,民進黨就對如何與大陸進行交流開了數次相關研討會,包括兩次大型的華山會議;中生代也擬出了《台海人權決議文》,不過黨中央和台獨基本教義派人士卻自己定了綁手綁腳的條件。例如《台海人權決議文》就希望「中國大陸也能以普選方式產生政府,雙方以民主與人權價值發展信睦關係」。如真的有心交流就不必設任何的路障,而且可以藉著交流慢慢改變對方,而不是以自己的價值強加於人,設一些先決門檻。
民進黨也有一些先行者,認為不能自絕於大陸之外,選後就有黨職人員前往騰衝參加會議。最受矚目的則是謝長廷的尋根之旅,他不僅到大陸各地走訪,也順勢提出他的兩岸主張「憲法各表」,不管大陸接不接受,至少這是一種有效的溝通,讓大陸知道謝長廷的想法。緊接著謝長廷又和大陸社科院在香港舉辦了一次香港會談,帶了九位維新會成員前往交流。
柯文哲有意參選台北市長的風聲已經放出,他前往大陸,證明在台北市想要參選,台獨主張是無法獲勝的。顯示台北市主流民意是支持兩岸交流及和平發展,柯文哲看得很清楚。這次他到北京參加由台灣研究基金會與大陸中華文化發展基金會共同舉辦的「蔣渭水先生思想與事蹟學術研討會」,蔣渭水先生是台灣抗日很重要的領導人,是台灣文學的先驅,柯文哲來參加正好順理成章。此行,他除了發表演講,還將前往陝西延安參訪,實地了解共產黨崛起的過程。他說希望能「互相了解,互相認識」,對於民共之間的交流的確有正面的作用。
陳菊是為了九月間主辦的「亞太城市峰會」而赴大陸,直到八月五日已經報名參加的城市有五十四個,而中國大陸連一個城市也沒有報名,對於主辦方來說是很沒有面子的事,大陸是亞太地區大國,任何國際事務中國從來不缺席。如果邀不到大陸城市與會,這個城市峰會就失色不少,且若只因為民進黨的意識形態使得這個會議失色,陳菊也無法向高雄市民交代。
峰會開辦在即,陳菊作為主辦方的主人,到大陸去邀請客人是一種誠意表示,這是陳菊二度登陸的原因。國台辦已經正面回應,表示大陸對兩岸城市交流一直持積極開放的態度,也願與支持兩岸和平發展的人士交流溝通。相信陳菊誠意邀請可以獲得對岸回響。
兩岸交流在國共兩黨主導下已經慢慢涉向深水區,民進黨如再不積極,就是自願放棄兩岸政策的參與權利;大陸事務民進黨終需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