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路線--大富翁小房子

江凌青 |2013.08.02
2207觀看次
字級

在英國,最常見的住宅形式就是連棟住宅(terraced house),它們間間相連盤據路的兩端,每間的正面都十分狹窄,高度也只有兩層,每間房舍都是紅磚牆配白窗條、灰黑屋頂。英國南北上下都充斥了這樣的房舍,很多住宅區從遠方看去,就是一片紅灰長條組成的拼圖,整齊畫一得令人心驚。

根據英國皇家建築學會的研究報告,英國的平均住宅尺寸,是全歐洲最小的。以近期內新建的一房公寓為例,平均面積只有十三坪,等同於一節地鐵車廂那般大,而多數兩樓式的連棟住宅,總面積也小於二十五坪;於是乎,這類狹窄的英國住宅有了這樣一個名字——鞋盒家屋。但在我看來,這些一字排開、間間相連、造型雷同的紅瓦小屋,其實更像小時候玩的大富翁遊戲裡的塑膠小房子;如果我們鳥瞰這些充滿了紅瓦小屋的英國城鎮,其實就像是看見了一座大富翁遊戲裡的塑膠市鎮。

在這樣的市鎮裡,總還是有人認真地想在制式的紅瓦小屋之外增添點什麼。多數人的方式是悉心照料花園、在門上加裝彩色玻璃、用彩繪瓷磚當門牌、選擇特殊的花器(例如啤酒桶)、或是在狹窄的庭院中央,加上石造噴水池。

除此之外,也有人選擇在花園中置放了別具意義的紀念物,就像我們家樓下的鄰居。

我們目前居住的公寓雖然不是連棟住宅,但在造型上也有著和連棟建築一模一樣的紅瓦、白窗、灰黑屋頂,甚至在高度上也僅有三層,一層兩戶人家,而樓下的一片草坪,則勉強算是一樓鄰居的花園。擁有那片草皮的一樓鄰居是一位退休多年的老先生,獨居,養了一隻貓。每當天氣好的時候,他就會搬出躺椅與小茶几,在花園裡看書晒太陽。

如果打開我們位於公寓二樓的窗戶,就可以清楚聽到樓下鄰居在花園裡的一舉一動:聊天、講電話、以及花園裡的小型水車裝置咕嘟咕嘟的流水聲。 某日我外出回家時,照慣例和待在花園裡晒太陽的老先生打了招呼後,就要進門。他忽然指著花園角落的小水車問我「你們在樓上會聽到水聲嗎?會不會太吵?」接著他解釋說「我今天特別需要這樣的聲音,因為我父親剛過世,我正在回憶過往……」

幾天後,我看到他搭乘計程車回來,帶了一塊巨大的石板,並且在花園裡辛勤地勞動;幾小時後,花園一角就出現了一張石造長椅凳。有了這張新長凳以後,老先生就不再拿出他的塑膠躺椅了。只要一出太陽,他就在那張石凳上鋪好椅墊、在前面擺張小餐桌,看起書來,甚至拿出刀叉餐盤享用正式的午餐。偶爾我會雞婆地想,躺椅不是比較舒服嗎?在石凳上只能正襟危坐,連個靠背的地方都沒有,坐起來應該很難受吧?

某日豔陽高照,老先生自然又出現於花園中。那個下午他接了好幾通電話,並且數度語氣愉悅高昂地說道:「我正坐在我爸的石凳上呢!」

聽起來,這張在外人看來應該太硬不好坐的石椅,讓他的花園時光加倍美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