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杜憲昌台北報導】面對市面上各種琳琅滿目的防蚊商品,以及各自宣稱的防蚊功效,怎麼選擇,讓民眾相當困擾。消基會日前抽查市面上十二件標榜「天然」的防蚊液,以及七件新興的防蚊貼片商品,結果發現,有四件並沒有標示防蚊時間長度,分別是「虎標驅蚊貼」、「海綿寶寶驅蚊貼片」、「白花油蚊怕怕防蚊液」及「利怕蚊天然防蚊噴」。
這十九件商品雖然都標榜「天然」,使用的防蚊成分多為草本植物精油等,但在製程中經過其他防腐、穩定等人工合成成分處理後,基本上已失去其天然性,因此其宣稱的「天然」,僅是「含天然成分」而已,其天然性是否完整仍有待商榷,也不代表完全不含化學物質。
另外,「歐護天然蘆薈防蚊液」成分標示「敵避(Deet)」,但敵避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包裝上也未標示含有與「蘆薈」相關的成分,看不出與宣稱的「天然」有何關聯。
而在十二件防蚊液樣本中,只有「歐護天然蘆薈防蚊液」標示登記字號,其他在包裝上並沒有任何衛生署字號。消基會表示,依規定,防蚊液分為「環境用藥」及「衛生署核准藥品」兩大類,可直接用於人體的防蚊液屬於藥品,須經衛生署查驗登記;未取得衛生署核准字號的環境用藥防蚊液,只能噴灑在四周環境或衣物、紗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