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政府宣布,全面禁止新設公園再設置健康步道,說法是,它一點也不健康,而且卵石材質與工法錯誤,踩健康步道受傷又時有所聞。許多公園或運動場所內都有健康步道,一、二十年前各地方政府特別鍾愛,地方首長、民意代表、公益團體都競相爭取設置。如今,民眾新鮮感消失,健康的說法又無法獲得證實,遭到挖除或棄而不用,似乎是必然的結果。
健康步道遭到挖除,其實暴露了政府建設一窩蜂的現象,當時不僅沒有延請專家參與討論,也幾乎沒有人懂「健康步道」的專家,就這麼輕率地在各地鋪設,政府機關直接招標,請來泥水工來做這個新興的工程,時至今日,竟然連驗收時對於卵石直徑大小、密度、工法或材質合不合格,都還沒有驗收標準可言,實在是很荒謬的事。
筆者雖然贊成台北市全面禁止新設健康步道,但對於挖除健康步道並不茍同,畢竟政府動輒拆掉花錢建設的公物,浪費的還是人民的血汗錢,各地一窩蜂挖除,浪費多少稅金可想而知。其實政府不應該太武斷,認定健康步道無益健康,何妨多聽聽專家學者或醫生的意見,找專家一起來檢討、改善,為健康步道把脈,避免再次因為過於主觀、先入為主的偏見,又把所有的健康步道拆除,正如當初一窩蜂興建,都犯了不該犯的錯。
政府很多建設都喜歡「觀摩」,之後一窩蜂的抄襲,造成各地建設都似曾相識,無法呈現各地特色,透過健康步道一窩蜂建與拆的過程,似乎政府也該學到一點教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