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聽人間-- 你像哪種動物?

趙曉寧 |2013.07.16
1537觀看次
字級

文/趙曉寧

旅居紐約的藝術家李小鏡,常把他攝影作品中的人物「動物化」。在他把真人經過電腦改造後,有人像花豹,有人如毒蛇,更有人整張臉看起來活脫脫就是鼠頭鼠目!

欣賞他的作品,不少觀眾都覺得十分有趣,很為他的別具慧眼發出讚歎,但也有人看著看著就感到觸目驚心。因為,那像人又像獸的影像難免讓人反思:現實生活中的我們,會不會也因為陷入七情六欲中,而呈現出某種野獸或家畜的模樣?

阿亮就說了個類似的故事。

他說,有一位新聞同業,原是個慷慨大方的漢子,酷愛吃蟹的他,在那個大閘蟹還十分珍貴的年代,就經常吆喝朋友們跟他一起大啖蟹肉,而且一隻還嫌不過癮,總得替每個人叫上兩隻以上才夠。

經常飲酒吃蟹,而且吃完總是替所有人埋單,阿亮猜測,這位朋友可能就是因為與螃蟹結緣太深,一段時間後,眼睛開始非常不舒服,而且眼球往外凸,乍一看,整個人臉就跟螃蟹一個樣!

在找了無數眼科醫師都無效後,這位朋友好不容易才在其他科別的醫師處找到治療的方法。可是,從鏡中看過自己神似螃蟹的模樣後,雖然眼睛治療好了,卻再也不敢吃蟹了。

吃多了某種動物就會像某種動物?這個狀況當然少見。然而,人在某些情境下,倒真是會出現一些動物的形狀。

有人像貓,但同樣像貓,有的溫柔優雅如家貓;有的卻潑辣銳利,像是正面對鼠輩打算直直撲過去的野貓。

有人像蛇;平時冷冰冰看不出血色,忽而卻見獵心喜,渾身散發出一股火辣的毒性。

更多的是,平時看不出什麼動物面,事情來了、利益出現,貪婪湧現,甚至遇到感情糾葛、情敵現身時,那分如鷹、如狼、似虎或是某種動物面貌就彰顯出來,藏也藏不住。

是不是人類的性格中本來就具有某些獸性,只是被教養、文化,甚至面子遮住了,非到必要關頭不會顯現?這點我不確定。但我猜想,藝術家會以此為題材,想必也是在眾多人面上見到了一些非人模樣,才會刻意把拍攝的人物幻化為一個個像人又像動物的「類人」吧!

見到別人的面孔上出現了某種動物的特徵,我們除了好奇之外,會不會心生警惕,甚至暗自祈禱:我可要注意,千萬不能跟他一樣?

(本專欄每周二見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