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風車兒童劇團與觀眾互動,大、小朋友協力幫助「河豚落跑」。圖/人間社記者蘇少暘
【人間社記者陳璿宇大樹報導】紙風車兒童劇團十一日首度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菩提廣場演出《台灣幻想曲》,二○一三年南區佛光兒童夏令營大會師、雲水書車曾走過的高屏地區六十八所偏鄉國小學童,以及鄰近的大樹區阿公、阿嬤牽孫,爸媽陪著小孩,相揪來看《咱在地人的故事》,五千名觀眾一同欣賞戶外劇場。
「紙風車兒童劇團的精采演出,為佛館的大小朋友帶來信心、歡喜。」佛光山寺副住持慧傳法師表示,紙風車劇團把小朋友最喜歡的童話故事,轉變成動態立體的演出;並以戲劇呈現做人處事道理,正與星雲大師提倡的三好、四給,有異曲同工之妙。
紙風車三六八鄉鎮市兒童藝術工程發起人簡志忠談及,紙風車從三一九藝術下鄉到三六八鄉鎮,目前共演出四百多場。他說,有天星雲大師問起,「三一九藝術下鄉做得如何?」他告訴大師還有十幾個偏鄉沒去,於是大師就把過年期間信徒供養的紅包,全數捐給紙風車,提供南部地區十幾場的戲劇演出,令他非常感動。
前副總統呂秀蓮致詞時,詢問現場小朋友「有沒有覺得自己很幸福?」、「什麼叫台灣?」小朋友回答,我們住的地方就叫台灣。呂秀蓮說,紙風車兒童劇場的演出引起大眾回響,也培養出許多戲劇人才。
此次,紙風車運用戲劇述說歷史,演出高雄「打狗」在地的故事,讓高雄在地的學童認識故鄉歷史。精采演出的戲碼另有《唐吉軻德》、《海底總動員》、《只想和你在一起》、《黑光幻想曲》等,紙風車兒童劇團最大特色是充滿神奇的創意,現場觀眾看得入戲,隨著劇情高潮迭起,歡笑聲連連。
許多高屏偏鄉學童首度接觸現代劇場的表演方式,特別的舞台音效燈光,外加可愛的河豚、旗魚、吳郭魚等水族全部出籠,孩子臉上的驚訝、好奇和笑容,為幸福感下了最佳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