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學產品與媒體設計學系畢業展】 真空妙有 展現無窮盡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文/記者杜憲昌整理 圖/佛光大學產品與媒體設計學系提供 |2013.07.14
1433觀看次
字級

文/記者杜憲昌整理
指導教授的話 (連俊名/畢業專題設計總指導教授)

本屆畢業設計作品涵蓋生活用品、文創商品、佛教文物等相關領域,每位同學均將產品與媒體兩方面的設計表現得淋漓盡致,不論在校內外的展覽中均受各界好評。

雖然本系甫成立滿五年,在全體教師的努力與學生優異的設計表現下,可以預見本系同學於畢業後將透過「人本關懷」的胸襟,與「真空妙有」的理念,在設計相關領域嶄露頭角。



典舞譜

‧創作者:林玉盞

‧指導老師:連俊名



以《聊齋誌異》、《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等經典著作為出發的臉譜設計,結合生、旦、淨、末、丑的戲曲演繹,賦予每一個經典鮮活的意象,如同各個角色正演繹著他們的故事,並且相互關聯。插圖設計與臉譜結合的創意,產生全新的臉譜設計,故稱為「典舞譜」。

經典一般只有文字少有圖像,利用其中人物的造型與性格,與臉譜本身意涵結合,改變對國劇臉譜的既定印象。

運用不同手法詮釋五大經典,創造屬於每一部經典的風格,讓觀賞者藉由人物的逐遞出現,最後拼成一張完整的臉譜,進而感受到全然不同的新奇,正是「典舞譜」設計趣味之處。



玩易

‧創作者:郭文馨

‧指導老師:楊俊傑





《易經》是將天地萬物的自然法則,與人類生活行為合為一體,以解釋萬物無窮變化的哲理。

《繫辭傳》曰:「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即是要我們把學易當成有趣、好玩的事。本作品取名〈玩易〉,是以《易經》「不易」、「變易」和「簡易」的三個要點為發想,重新繪製卦象、卦意之原文內容的視覺,凸顯卦象的美感,並應用在特殊媒介上,以新的變化呈現《易經》,讓《易經》更有趣。



溫柔˙撫抱

‧創作者:李思緯

‧指導老師:羅逸玲





搖笱是傳統的育嬰工具,是許多已為人父母者兒時的回憶。而現代父母常因為忙碌,給予小孩的擁抱相對並不足。

本設計運用天然竹材,不僅凸顯濃厚的文化意涵,同時竹材的自然清香也有助於紓解身心壓力,另外在嬰兒長期躺臥的軟材質上加入有機布料,更可達到吸汗並防止皮膚悶熱不適的效果。

而在設計上則強化視覺色彩對比,以加強反應能力,並且加入玩具的功能,以延續使用的年齡。希望透過簡單的線條,將傳統精神融入現代外觀,並且藉由竹材和木質溫潤的詮釋,可以傳達父母對孩子的愛。


特殊字

——詩詞轉圖像設計書

‧創作者:陳怡樺

‧指導老師:楊俊傑



閱讀唐詩時,常因每首詩不同的意義而在讀者腦中產生不同的意象,但光是文字並不能讓人確實體會詩文的不同情緒。本設計以唐詩的五言絕句為發想,讓原屬於文字的詩詞也能圖像化,於兩者間取得平衡,透過圖像了解詩帶給人的視覺感受,並且保有文字的形體以傳達其意。

作品取二十九首五言絕句,每一首都擁有其獨特的意義與情境,有屬於各自的圖像及造型,可能是簡單的線條,或是幾何圖形等。其中本作品名稱為「」,音同「孿」字,表示文字與圖像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如同孿生子,故用「」字,讓下方的「子」,改為「字」。



巧瓶

‧創作者:王安白

‧指導老師:廖志傑



寶特瓶是現代生活常見的容器,雖因質輕且便於攜帶而受到普遍愛用,但其材質與不易分解的特性,卻也對自然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

本設計具有幾項特點:瓶蓋凹點方便使用者開啟瓶蓋;鳩尾槽能讓瓶身相互結合;瓶底部符合上蓋結構,則使瓶身可上下組合。如此,不僅能將寶特瓶接合組裝成各式家具或器物,同時其趣味性也能提升收集意願,達到資源再利用的目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