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蘇洵與他的長子軾、次子轍,一同進京趕考。
臨考時日,蘇洵覺得父親與兒子同入考場,自古罕見。再者,自己過去曾多次參加考試,均名落孫山,這次萬一又不中,豈不貽笑大方?因而託病,沒去參加考試。
考試結果,蘇氏兄弟同時及弟,當時的文壇領袖,翰林院大學士歐陽修,拿著蘇氏兄弟二人的文章給別人看,並且說道:「恐怕三十年後,人們只知道有蘇文,不知我歐陽修的文章了!」
仁宗皇帝也很看重蘇氏兄弟的文才,對太后說:「我今日得二文士,是四川的蘇軾、蘇轍。可惜我歲數大了,不能對他們多加任用,只好留給後人了。」不久,便對蘇氏兄弟兩人分別委派了官職,叫他們各顯身手去了。
蘇洵有感於此,作了一首小詩:「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難,小兒如拾芥。」兒子勝過老子,蘇洵覺得臉上光彩,心中也甚為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