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天借地 總是要還的

 |2013.07.05
1903觀看次
字級
新生沙灘外堤大武港多年前擴大興建外堤攔阻泥沙,外堤檔下巨量砂石,因而創造出大武港北邊一大片新生的沙灘,但是北側新生沙灘很快地又堆滿了,於是大武港又再度淤塞了。 圖/廖振順提供
大武港大武港多年前擴大興建外堤攔阻泥沙,外堤檔下巨量砂石,因而創造出大武港北邊一大片新生的沙灘,但是北側新生沙灘很快地又堆滿了,於是大武港又再度淤塞了。 圖/廖振順提供
大量消波塊保護海岸 大武港多年前擴大興建外堤攔阻泥沙,外堤檔下巨量砂石,因而創造出大武港北邊一大片新生的沙灘,但是北側新生沙灘很快地又堆滿了,於是大武港又再度淤塞了。 圖/廖振順提供

台灣的漁港數量非常龐大,本島加上離島海岸線的全長約一千六百公里,而本島、離島的漁港總數為兩百三十九處,平均下來,等於是每隔六點七公里就有一處漁港。不過台灣能找到的天然良港不多,許多漁港都像本島西部的各漁港,面臨潮差大且港區泥沙淤積嚴重的問題,那麼陡峭峻直的花東海岸是否就擁有較多適宜築港的天然灣澳呢?很不幸地,也沒有!沒關係,在人定勝天的理念下,基本上只要肯砸錢就一定能弄出個漂亮的漁港,不過大自然自有其規律性,抵抗大自然的規律勢必要付出成本,至於划不划算,那就要看從什麼觀點來算。

台東市西南方有個人口六千多人的大武鄉,六十多年前就興建了大武漁港,但是漁港長年為泥沙淤積所苦,為解決淤沙問題,二十多年前擴大興建外堤攔阻泥沙,外堤果然擋下巨量砂石,效果好到創造出大武港北邊一大片新生的沙灘,但是北側新生沙灘很快地又堆滿了,於是大武港又再度淤塞了。

現在呢?只好再拿納稅人的錢,每年花個數千萬用怪手在港口挖沙。每年挖,好煩,還是外堤的效果好,於是又要編預算把外堤再往外延伸一百五十公尺。聰明的朋友應該已經想到另一個問題,攔阻在大武港北邊新生沙灘的巨量砂石本來應該往南堆積的,如今被擋在北邊,那麼,港口南邊不會有事嗎?應該來的沙沒來,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港口南方的沙岸嚴重侵蝕後退,海岸再後退就是主要公路了,怎麼辦呢?再砸錢放置巨量的消波塊來保護海岸線,港口北邊向老天爺借了地,總是要還的。

對待土地的方式有很多選擇,對抗、屈服或是選一個最「人地協調」的方式,至於如何才是最人地協調,就要靠全民的智慧了,如果沒有漁港,那麼當地居民如何生活?如果沒有便捷的交通,當地要如何發展觀光?蓋了便捷的高速公路,當地的優質自然環境還能保有多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