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五代起,便有阿拉伯玫瑰香水的進口。當時,來自「大食」的花露,氣息濃烈異常!
因為大食玫瑰的花型與國人所認識的薔薇近似,於是直到宋末,中國人都將這種神祕的異域花露稱之為「大食薔薇水」,而且因為始終都未成功地移植到本土,因此堪稱名貴的異國花卉。
明代初期永樂年間,陳誠出使西域,他的足跡到達今天的阿富汗赫拉特城,並親自按照當地人的製作手法,將「花色鮮紅、香氣甚重」的玫瑰蒸餾成芳香馥郁的香水。
然而這些史料只能說明,中國人直到此時尚未能掌握玫瑰的種植與培養。但在清初的《紅樓夢》裡,突然出現了「玫瑰」一詞,而且幾乎是一夜之間,這奼紫嫣紅、馨香芳烈的花卉品種,居然在小說裡,以中國人生活中最普遍的日常用品之姿,躍登曹雪芹一片詩意的優美境地。
《紅樓夢》第六十三回寫道:「寶玉只穿著大紅棉紗小襖兒,下面綠綾彈墨夾褲,散著褲腳,繫著一條汗巾,靠著一個各色玫瑰芍藥花瓣裝的玉色夾紗新枕頭,和芳官兩個先搳拳。」
不僅賈寶玉的枕頭是以玫瑰花瓣為枕心,清初文人曹庭楝在他的著作《養生隨筆》中,亦明確指出夏季薄被以玫瑰花做囊芯的製法:首先是將幾十片曬乾的絲瓜聯縫在一起,撒上玫瑰馨辦,再縫進被套。
當時北京郊區有一處玫瑰谷,花農在山溝間遍種玫瑰,所製產品,除了薄被、枕頭之外,還有化妝品和清潔用品,這又成了《紅樓夢》裡,賈寶玉為平兒所提供的彩妝用品:
寶玉忙走至粧台前,將一個宣窯磁盒揭開,裡面盛著一排十根玉簪花棒兒:「這是紫茉莉花種研碎了,對上料製的。」
平兒倒在掌上看時,果見輕白紅香,四樣俱美;撲在面上,也容易勻淨,且能潤澀,不像別的粉澀滯。然後看見胭脂,也不是一張,卻是一個小小的白玉盒子,裡面盛著一盒,如玫瑰膏子一樣。
這麼優雅的唇膏!顏色薄,氣味清新迷人,平時以白玉盒盛裝,用時只需銀簪子挑出一點兒,抹在唇上。剩餘的再用一點水化開,抹在手心裡,拍於兩頰,便是自然淡雅的玫瑰腮紅。當時平兒依言妝扮,果見鮮豔異常,且又甜香滿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