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和「下」這兩個字,其實是一組對照的字,在甲骨文的表現上,我們可以看到這兩個字看起來都很像是現在中文的「二」字,只不過「上」字的第一個筆畫比較短,「下」這個字則是剛好相反。
我們先從這「上」字開始說起,在甲骨文( )的表現中,就像是現在中文小寫的「二」字。
「二」筆畫雖然簡單,可是寓意卻十分深長。筆畫比較長的部分是指地面,也泛指平面的意思;筆畫比較短的這部分則是指物件,一個物件在地面上,這就是「上」的意思。
「上」是一個屬於指事的字,那麼換句話說,「上」這個字的反面字「下」,也是一個指事的字。
「下」在甲骨文( )的表現上,正好是「上」這個字的相反,筆畫比較長的自然還是指平面的意思,短的這一個呈現在地面下,無疑的就是個「下」字囉。
不過,認真說起來,一下子拿到了兩片甲骨文,上頭也都刻著很像是中文「二」這個字,那麼哪一個字應該會是「二」?又哪一個字應該會是「上」呢?
如果想要仔細研究,不難發現甲骨文所刻的這個「二」字和「上」字不同的地方很明顯:「二」的兩橫是差不多等長;而「上」字,卻是一長一短。
俗話說:「失之毫釐,謬以千里。」為了不讓誤會擴大,「上」和「下」這兩個字,到了金文之後,上( )、下( ),就做了很大的調整,也就是稍短的這一橫的筆畫,就改成一豎的筆畫了。
另外,文字演進到了金文之後,「上」這個字的意思,也從原來指事的意思,又多加了一個「高」的涵義,指的是凡事在最上方的就表示高的意思;另外從地面向上直升的高,也是上的另一個意義。
到了這裡,「上」這個字就和「高」這個字有了一些親戚關係;那麼不用說「下」這個字,也就和底下的「底」這個字,結下了不解之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