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修謝幕 功德圓滿

郭士榛 |2013.07.03
2110觀看次
字級
圖/屏風表演班提供
《荷珠新配》
《半里長城》
《莎姆雷特》
《京戲啟示錄》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屏風表演班藝術總監李國修,昨日凌晨三時三十四分,因大腸癌病逝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享年五十八歲。李國修的遺孀王月以及一雙兒女在醫師的陪同下召開記者會,感謝外界關愛,並公開李國修生前錄音帶,字句中充滿他對戲劇永不放棄的熱愛。李國修交代遺言,希望戲迷開開心心參與他人生的最後一場戲。

李國修民國九十九年確診得大腸癌,今年六月間,屏風在台中市演完《西出陽關》舞台劇,隔天李國修就住進中國醫大附醫。昨日凌晨病逝,妻子王月與兒女李思源、李慧隨侍在側。王月表示,屏風的演出如期進行。

王月表示,李國修帶著滿滿的愛平靜離開,他這一生非常滿足。他生前錄音留下遺言,李國修說:「感謝所有的朋友與戲迷,對我與家人以及屏風表演班的支持,在我的人生舞台上,這是我最後一次的謝幕,我留下了二十七個劇本,請你們細細品味我的戲劇人生,天德教師尊無形古佛,將帶領我走向另外一個舞台,在那裡我會認真虔心修行我的編導演,繼續堅持我的最愛—開門、上台、演戲。」

搭豪華郵輪離開

李國修的兒子李思源表示,父親對死亡毫無恐懼、步伐從容,當他把親人與屏風的幹部叫到病床前時,還幽默地說,「自己彷彿將搭上一艘豪華郵輪離開人世。」

李思源說,父親的告別式將擇日舉行,除了至親好友,李國修也希望一路支持、愛護屏風的戲迷參加這次的演出,希望戲迷進場時,帶著屏風票根。

李國修生前交代不要場面悲悽的追思會,希望大家開開心心和一位老朋友告別。李國修指定和他有三十年師生情誼的曾國城擔任告別式主持人,還交代曾國城:「你在告別式上講什麼我不管,我只有一個要求:把大家逗笑就對了!」李國修也交代,告別式當天,屏風工作人員要穿紅色制服;他也沒有任何忌諱,參加的朋友們想穿什麼顏色的衣服就穿什麼,就當作來看一齣戲。

一輩子與戲劇結緣

李國修的口頭禪「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情就功德圓滿了」。他從十八歲就讀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時加入話劇社,畢業後因興趣投入劇場演出及創作,就與戲劇無法分離。

除了創作,李國修在表演上,提攜後進不遺餘力,並獨創一套表演訓練,受其影響演藝人員不計其數。長年來,他深耕表演藝術,赴全台各地舉辦藝文講座,受邀至大專院校開設戲劇課程,對台灣劇場發展貢獻卓著。

李國修曾說,「有一天我一定會再度回到我最愛的戲劇舞台」,可惜這句話再也無法實現。

李國修年表

及重要舞台劇作品

19552月30日生,長於台北西門町中華商場。

1980演出蘭陵劇坊《荷珠新配》中的趙旺,受到注意;參加張小燕主持的「綜藝100」。

1982因《唐三五戒》連續劇獲電視金鐘獎「最具潛力戲劇演員獎」。

1984與賴聲川、李立群,創立表演工作坊。

1985





1986成立「屏風表演班」。

1987創作《三人行不行》創意來自三口相聲,三個演員演出30個角色。

1989創作《半里長城》。

1992創作《莎姆雷特》,將莎士比亞悲劇《哈姆雷特》重構為喜劇。

1993







1996創作《京戲啟示錄》,

是追憶做戲鞋父親的半自傳作品。

1999

6月,榮獲由紐約市文化局、林肯中心、美華藝術協會頒發的亞洲最傑出藝人金獎。

2003創作《女兒紅》追憶精

神異常的母親。

2010參與周杰倫執導的電視

劇《熊貓人》。

201112月21日,傳出罹患大腸癌第三期。

20121月1日,演完最後一場《京戲啟示錄》,暫別舞台專心養病。

20137月2日,因大腸癌病逝。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