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喜心6》山水玩家謝靈運

陳光憲 |2006.11.23
1041觀看次
字級

中國山水文學的寫作,始自於魏晉南北朝,宋初謝靈運首先揭開了山水詩的序幕。

我國在東晉之前,沒有把山水做為詩歌寫作的主要體材,有「美髯翁」之稱的謝靈運才意識到把山光水色寫入詩中。

他的作品「體物極貌」非常成功,如〈登池上樓〉:「傾耳聆波瀾,舉目眺嶇嶔」,上句寫傾耳聆聽,遠處的波濤聲依稀可聞;下句寫極目眺望,遠處的山峰高峻重疊依稀可見。「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寫初春景象,池塘四周,嫩綠的春草欣欣向榮;柳樹之間,小鳥兒不停的川梭,愉悅的鳴叫。〈登江中孤嶼〉詩:「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寫雲霞與日光互相映照,天色與水色澄澈鮮明。他寫的每一首山水詩,都筆觸活潑,詩中有畫,不愧為是我國第一位山水詩人。

謝靈運遊山玩水的興致很濃,有時候可以日行一百六、七十里,遇到無路可走的時候,往往砍伐樹林,開闢道路,盡情遊覽。為了登山,他帶著輕便的柺杖,製作了防備風雨的「曲柄斗笠」,也發明了可以脫去前後齒的「謝公木屐」,這種鞋子「上山去其前齒,下山去其後齒」,完全符合身體力學,無論上山、下山,都可以保持身體平衡,不會使腳部受傷,可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山水玩家。

他出身於上品的門閥世家,卻不幸遭遇了歷史上最動亂的時代。他身仕晉、宋兩朝,身處亂世,本應謹言慎行,可是他既好「臧否人物」,又不改其「狂放不羈」的本色,元嘉十年以四十九歲的壯年,被人誣陷造反,在廣州遭受到棄市的極刑。

篤信佛教的謝靈運,臨刑前將他飄飄的美髯,施予南海祇洹寺作為摩詰神像的鬍鬚。寺內僧人,代代護持,非常珍惜。直到兩百年後唐中宗時代,安樂公主為了端午節的「鬥百草」遊戲,派人拔去數根謝公的鬍鬚,其後又怕他人效法奪取,再派驛騎前往南海全部剪除並加以燒毀,於是謝公僅有的遺物,從此消失於人間。

謝靈運一生仕途坎坷,但是在文學上卻開啟了詠唱山水的先聲,成為千古傳頌的第一位山水詩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