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難得「四時讀書樂」

王偉瀛 |2006.11.23
1370觀看次
字級

相傳《四時讀書樂》的作者是宋末元初的翁森。翁森是浙江仙居人,字秀卿,號一瓢,隱居不仕,以教書為業。他曾以朱熹的白鹿洞學規為訓,所以跟隨他學習的人很多,他曾留下一部《一瓢稿》。

隱居不仕,讀書就少了一份壓力,多了情趣,春、夏、秋、冬四時讀書才會盡得其樂,吟成詩作,留後人欣賞。

「山光照檻水繞廊,舞雩歸詠春風香。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道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

春風吹拂,流水淙淙,鳥鳴枝頭,花落水面,翻讀自己喜愛之書,讀書之樂,讀書人心中自知。窗前的青草讓它們自在地生長吧,留得窗前一片綠陽,鳥語花香伴著書香,一片天籟,情境交融。

如果到了夏天,暑氣天熱,能否尋到讀書之樂呢?在作者的筆下又是另一番情景:

「新竹壓檐桑四圍,小齋幽敞明朱曦。晝長吟罷蟬鳴樹,夜深燼落螢入幃。北窗高臥羲皇侶,只因素稔讀書趣。讀書之樂樂無窮,瑤琴一曲來薰風。」

新竹壓檐,門窗敞開,晨光初露,正好讀書。夜晚剪去燭花、流螢入室,北窗下手握一卷,與書中人對語。晨讀、夜讀中可得夏天讀書之樂,書中的優美意境,無聲宛若有聲,彷彿聽到瑤琴一曲,吹得心中一片清涼。

夏盡秋來,天涼氣爽,正是讀書的好季節,詩中寫道:「昨夜庭前葉有聲,籬豆花開蟋蟀鳴。不覺商意滿林薄,蕭然萬籟涵虛清。近床賴有短檠在,及此讀書功更倍。讀書之樂樂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秋夜讀書,當是一年中最佳之時。落葉聲聲,蟋蟀聲聲,伴著讀書之聲,讀到高興時,走出屋外,看一輪明月,滿目霜天,其樂無窮啊!

冬天,晝短夜長,雪打門窗,一爐一火一壺茶,讀起書來,有滋有味。

「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坐對書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地爐茶鼎烹活火,一清足彌讀書者。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