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公應酬倡節約 衝擊中國餐飲業

 |2013.06.29
1013觀看次
字級
中國大陸第一家星巴克日前結束營業,這家位於北京國貿商城內、中國大飯店下層的店面,地處核心商圈,但人潮並未帶來錢潮,營業額無法應付高額租金和人力成本。圖/中新社
高檔餐飲業高成長不再,在中國各地成立的台灣美食街所提供的平民美食卻人潮不斷。圖為去年中秋、國慶連假八天,中新社記者在黃金周假期最後一天,到剛成立的南昌「台灣美食街」拍到的熱鬧景象,據當地負責人刁元龍介紹,連假期間每天客流量約三萬人左右。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租金、人力成本持續增加、消費信心不足,造成中國餐飲業今年成長不足,尤其高檔餐飲業呈現負成長,日前新華社引述由中國烹飪協會所主辦的二○一三年中國餐飲業創新營銷高峰論壇觀點,認為轉型創新,讓餐飲業從高端消費者身上,回歸大眾美食,強調健康與服務,才是大陸餐飲業健康發展的唯一出路。

根據大陸國家統計局數字顯示,去年中國餐飲收入同比增長百分之十三點六,創下一九九一年以來(除二○○三年SARS外)的最低紀錄。今年的形勢更不樂觀,一至四月,餐飲收入同比增長只剩百分之八點三,是近十年來、同期數據第一次出現個位數增幅。甚至,人民幣二百萬元以上的餐飲企業,收入甚至同比下降百分之二點七,出現改革開放以來首次負增長。

業內人士分析,這與去年底大陸政府的八項改進工作風氣規定出爐有關。過去,大陸有所謂「三公消費」:因公出國(境)、購買公務車、公務接待所產生的消費。其中假藉公務出國旅行、超量購買公務車、公務車私用濫用、用公款大吃大喝最為人所詬病,長期以來飽受社會輿論批評,認為是腐敗的行為,因此為了重振形象,厲行節約的規定出爐,卻沒想到第一個受到影響的,卻是餐飲業的業績下滑。

轉型創新 突圍解困

除此之外,據中國烹飪協會常務副會長馮恩援表示,近年來,餐飲業因食材、人工、房租持續上漲,利潤率不斷降低,而且物價上漲、社會保障體系尚待完善、食品安全事故頻傳,導致民眾消費的信心不足。

在中國餐飲業創新營銷高峰論壇上,專家學者一致認為,當前中國餐飲業的增長模式已經走到盡頭,企業只有朝精細化管理和產品服務創新才能找回優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所所長任興洲表示,餐飲業是傳統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經濟轉型期,中國餐飲市場仍然有很多發展機會,尤其在資訊技術時代,結合實體與虛擬通路,轉變發展方式,是中國餐飲業未來發展的趨勢。

中國烹飪協會常務副會長馮恩援則認為,環境、服務和烹飪技巧是餐飲業的本質,企業應從自主創新、資訊化經營管理、綠色低碳永續發展、品牌戰略四個層面加速轉型、回歸本質,才能提高競爭力。

大陸商務部服貿司副巡視員王惠英則說,商務部正在研究制訂加快發展大眾化餐飲的指導意見,從法規標準建設、合理規畫布局、發展連鎖經營、倡導勤儉節約等入手,希望引導餐飲業找到新的增長契機。

走向大眾化、強調健康美味,正是台灣多年流行的風潮,也難怪在中國各地紛紛成立的台灣美食街,總是能吸引大量人潮,相對的,大陸餐飲行業的動態,也是進軍大陸的台灣業者所必須了解掌握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