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宇宙奧妙 太空磁譜儀扮要角 楊祖愛 |2013.06.28 語音朗讀 166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探索宇宙奧妙一直是人類夢想,圖為歐洲航天局宇宙探測衛星繪出的宇宙全景。圖∕ 法新社 圖為中山科學研究院展示的AMS太空磁譜儀模型。圖/陳易辰 圖為磁譜儀 (左側圓形儀器)裝在國際太空站的想像圖。圖/美聯社 丁肇中(左二)認為科研要重視團結合作。圖/楊正敏 楊祖愛(美國太空總署太空工程師,國際太空站機器人CCM計畫經理) 這次的《遇見科學》主題,我希望透過頂尖科學家的研究經驗分享,給對科普領域有興趣的讀者以及年輕學子不一樣的閱讀視野。前陣子,聞名全球的實驗物理學家丁肇中博士來到休士頓,特別給詹森太空中心的員工進行一場專題演講,介紹他在日內瓦建造的偵測器AMS(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AMS的中文名字直接翻譯為《阿爾發磁譜儀》,也可以譯為《反物質太空磁譜儀》。 長期投入科學研究的丁博士在年輕時就發現了一種新的次原子粒子,命名為《J粒子》,重大發現讓他在四十歲時,1976年,就已經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享譽科學界。 什麼是阿爾發磁譜儀(AMS)呢?簡單來說,AMS是一具尋找宇宙誕生秘密的實驗室,其設計目標是要探索太空裡宇宙射線的來源,嘗試瞭解宇宙中大量存在,而且有重力效應的暗物質到底是怎麼構成的。 這樣的實驗,最理想的實驗園地當然是在太空了,而想要上太空作實驗,當然得勞駕太空中心的太空船。而丁肇中博士正是這項實驗計畫的重要推手。他在1995年開始了AMS計畫,雛型機AMS─01於1998年,由發現號太空梭執行STS-91任務時被載上太空,作了十天的短期實驗,證實在太空偵測粒子這個概念是可行的。隨後展開全功能的研究,是謂AMS-02,在位於歐洲日內瓦近郊的著名核子研究組織CERN實驗室進行。 這項計畫動員了五百多名科學家,他們來自16個國家的56所高等研究機構,台灣也是成員之一,總經費額為15億美元。原先計畫於2005年由太空梭運載至國際太空站安裝開始運作,但是NASA在遭遇了2003年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墜毀事件後,太空梭暫時停飛,許多必須運載的機器在排班上成了大問題,國會考慮結束太空梭計劃,更是雪上加霜,因此AMS原先排在2005年的運送被取消了,丁博士遊走國會,經過斡旋及聽證後,決定再度開啟,好事多磨,終於在2011年5月,由奮進號的STS-134任務時載運至國際太空站安裝,趕上了倒數第二班太空船,這一班任務其實是NASA 特別加給AMS的,也是太空梭執行實際載運儀器的最後一趟任務。 AMS重8.5公噸,耗電量達2500瓦特,組裝好以後,要把這樣一個昂貴的龐然大物由日內瓦運到美國,送上太空船,又是一個大挑戰,結果由美軍出動C-5銀河戰略軍用運輸機運回。當C-5到達日內瓦,這個典型的歐洲小城,從來沒有看過這樣大陣仗的訪客,一時轟動全城,成了頭條新聞,AMS光彩亮麗的由美軍大叔迎回娘家待嫁,裝扮好等著NASA的太空船來接它上太空婆家。 組合的計畫是在休士頓的詹森太空中心進行,當她搭上了太空船,到達了國際太空站,還有一大陣安裝的工作要作,才能開始運轉,這些工作都是由詹森太空中心負責的,如果這一階段沒有作得周全,則整個AMS將不能運轉,導致前功盡棄,因此這一階段可說是「關鍵期」,絕不能掉以輕心。 詹森太空中心的工程師們,不負眾望,AMS圓滿運載升空,圓滿安裝於國際太空站上,圓滿開工作業,這回丁博士來訪,替我們帶來了好消息,AMS運作正常,傳來寶貴數據,比任何以往的儀器測得的宇宙射線資料都要正確得多,AMS大概可以繼續運作10到18年之久。 前一篇文章 丁肇中:科學研究別單打獨鬥 團結力量大 下一篇文章 深│度│閱│讀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4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5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6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7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08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9【考考你的智力】2025.05.0510【創作花園】揮出信心2025.05.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保鮮膜很黏難用?專家:放冰箱變滑溜好抽拉中央清華探高團隊 發現金星軌道內小行星大發現!澳洲隕石 含70億年前古老物質NASA探測器飛掠太陽 揭太陽風神祕面紗鳥愈變愈小隻 專家:是暖化害的影音/AI無人餐廳 中正大學:應用機器人省人力 作者其他文章太空真奇妙 月球系列之十三:美俄又見月球太空真奇妙 月球系列之十一:印度的月船首航太空真奇妙 月球系列之九:日本的月亮女神號太空真奇妙 月球系列之八:阿波羅的勝利(下)太空任務不簡單 訓練期長達兩年月球系列之三:蘇聯的月球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