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視世界新聞畫面、新聞照片中發現,德國總理梅克爾旁邊坐著一位亞裔年輕人,是梅克爾的助理嗎?不,他是副總理兼經濟部長菲利普‧羅斯勒。
羅斯勒一九七三年生於越南,父母在越戰中雙亡,九個月大時被一對德國夫婦收養。羅斯勒雖然學醫,但很早就對政治產生興趣,十九歲加入青年自民黨,政治天賦很快被發現,平步青雲。二○○九年出任下薩克森州經濟部長,同年十月被延攬入閣,擔任聯邦衛生部長。當時只有三十六歲,是最年輕的部長。
不到兩年,羅斯勒於二○一一年轉任聯邦經濟部長,梅克爾並任命他為代理總理,成為德國首位亞裔副總理,當時三十八歲。
在此番歐債風暴中,羅斯勒看衰希臘,說希臘退出歐元區「不是什麼可怕的事」。結果遭國內外批評,建議梅克爾將他解職。不過,也有人支援他,認為歐洲對希臘的援助已達「可接受的極限」。
無論如何,「從越南孤兒到德國政壇新星」,羅斯勒備受矚目。而身為副總理兼經濟部長,羅斯勒的政績也甚為可觀。
去年七月,歐洲經濟一片哀號,德國工廠訂單和工業產值卻雙雙上揚,超越經濟學家預測,顯示德國經濟並未受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打擊。經濟學家海德利希表示,德國經濟狀況極佳,主因亞洲需求強勁,全球最大的豪華車製造業者BMW的出貨量年增率高達百分之十六。
與前年同期相比,德國出口值增加近兩成,貿易順差金額為一百四十八億歐元,較前月一百零八億歐元擴大。羅斯勒坐在總理旁邊也總是一抹微笑,蕭萬長所說微笑的第二個力量「常懷感恩,一定笑得出來」,在他身上體現無遺。
二戰時,納粹掀起腥風血雨的種族屠殺,「從越南孤兒到德國政壇新星」,羅斯勒的確感激他的養父母,給他快樂童年、優渥成長環境,培育他讀醫學院,更支持他從政,展現才華,而他也不負期望。感恩,使羅斯勒奮發向上,正如蕭萬長所言「常懷感恩,一定笑得出來」。
法國有另一個亞裔政治人物。歐蘭德當選總統後,三十四位部長中有十七位女性,平均年紀輕,為內閣帶來青春氣息。最特別的是有個亞裔面孔,即數位經濟部副部長芙樂‧裴瑞琳。裴瑞琳也出生於一九七三年,南韓人,六個月大被法國夫婦領養,韓文名字金鍾淑,是第一位在領養國家出任部長的韓裔,法國首位亞裔副部長。
同樣被領養的命運,同樣被歐洲家庭收養,同樣在白人社會長大,裴瑞琳、羅斯勒都表現絕佳能力。而身處男性為主的社會,裴瑞琳更不簡單。
巴黎是時尚之都,媒體稱十七位女性部長為「時尚政權」,強調她們優雅、苗條、有女人味,有一種法國魅力。裴瑞琳曾穿一件膝蓋以上的短裙,遭人質疑,記者採訪她,「是否因為長得漂亮,才能得到這份工作?」激起更多人憤怒。
裴瑞琳與羅斯勒相同,基於感恩而努力。微笑,使她得到眾人的喜愛。她也許漂亮,也許時尚,但她獲拔擢是由於能力;若一定要說外表,那就是她常掛在臉上的笑容。法國給了她平等機會,感恩的笑使她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