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雲醫師養生駐顏術

文/南雲醫師 |2013.06.22
2551觀看次
字級
不吃肉,多蔬食,不僅防止便祕、改善體臭,連膚質也會變好。圖/本報資料照片
甜食雖然美味,但有引發糖尿病、過敏的疑慮,是所有養生者會嚴加忌口的食物之一。圖/吳若寧

身為一名專治癌症的醫師,我在與病患接觸的過程中,免不了會有目送他們離世的經驗,也因此深受影響。

經常意識到死亡的人總是活得很認真。今年內辦得到的事一定會在今年內辦到,這個月內辦得到的事一定會在這個月內辦完,今日事絕對今日畢,不會拖到明天。這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或許沒有「明天」。

神采奕奕活在當下

隨時意識死亡的生活方式,不可思議地為人帶來「生存的光輝」。這件事讓我不由得開始思考,人總有一天一定會死,但重要的不是人生的長短而是質量,我們該如何閃閃發光地活在當下。

身為一位醫師,我經常思考的是如何治療癌症,對抗癌症。用手術切除癌細胞、對病人投以抗癌藥劑、用放射線治療等等。但是,這些治療行為同時卻也給病人的身體帶來負擔。所謂以毒攻毒就是這麼回事吧。

而且,病人永遠不會消失,總是會有新的罹癌病人接二連三地出現。我們和癌症的戰鬥要到何時才會結束呢?與其在癌症發生之後治療,有沒有辦法在之前就先減少罹患癌症的人呢?

病患無法對自己動手術與治療。可是,很多病患都希望自己也能參與治療過程。面對提出如此要求的病患,大部分醫生的回答都是:「您什麼都不必做,只要乖乖吃藥就好。」

但想讓病快點好,能做的事還有很多,簡單來說,就是「改變生活習慣」。

為了防止癌症而開始的思考,漸漸地演變為延緩「老化」和預防「疾病」的思考。再加上我自己開始實踐之後,身體確實恢復年輕時的狀態了,所以我非常想將這分喜悅與各位共享。



重返青春五撇步



接下來將介紹我所實踐的五個方法,並跟大家一一說明這些方法為我的身體帶來的變化。我第一個改變的生活習慣,就是戒掉「嗜好品」。

撇步 不吸菸

在成為醫生時就已戒菸的我,現在更開始注意起如何杜絕二手菸。

我採取的方法有:不接近吸菸者,不進入沒有畫分吸菸與非吸菸區的店家等。

撇步 不乘車

人只有用自己雙腳走動才能活下去。如果不動腳走路,血液循環會變差。心臟隨時都對全身送出血液,而送往腳部的血液因為無法反抗重力的緣故,很難自行倒流。此時,腳部的血液送回心臟的,就是有「第二心臟」別稱的小腿。

當人類躺著睡覺的時候,血管中有百分之二十的血液呈凝結狀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混濁不清」的血液。老舊血液一旦滯留,便會加速細胞的「生鏽」。為了讓血流順暢,最適合的方式就是走路。所以請盡可能不要乘車,搭捷運或公車時若可以站就請盡量不要坐。

撇步 不要咖啡因

以前非常喜歡喝咖啡的我,曾有一次空腹攝取咖啡因,導致手術時手部顫抖而大為困擾的經驗。從此之後,我就戒斷咖啡因的攝取了。飲料改喝用曬乾的牛蒡製成的牛蒡茶。

撇步 不吃甜食

我下一步實踐的,就是不吃甜食。

首先,幾乎不吃點心類的東西,一年頂多吃幾次。

這對女性朋友來說,相信應該特別難做到吧。尤其是疲累時,糖分具有很好的療癒力和消除疲勞的效果。這種現象並非心理作用,就醫學角度來看也是有理論依據的。

糖分在碳水化合物中單位最小,就算不具備任何消化機能,也能藉由滲透壓而讓消化管道吸收,跟著血管送往身體每個角落。

最重要的是,消耗糖分的地方在腦部,腦部除了糖分之外無法使用其他養分。糖分能讓人產生幸福感,提振精神,促進腦部的活性化。

這時你一定會想:「什麼嘛!原來攝取糖分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啊!」但這麼想就大錯特錯了。

因為一種稱為「糖毒性」(glucotoxicity)的高血糖,會傷害血管的內皮細胞。

糖分是一種會招來高胰島素的食物。攝取糖分後分泌胰島素,再轉化為脂肪積蓄於內臟。當內臟脂肪累積愈多,血管就會被膽固醇阻塞,引起動脈硬化。

累積過多的內臟脂肪會引起肥胖。不過,遇到這樣的狀況,身體也有自己的對策。為了抵抗胰島素,身體會發展出怎麼吃都吃不胖的體質。

如果你以為這太棒了,那又是大錯特錯的想法。

因為,這將形成「糖尿病」。糖尿病惡化的結果,就是身體會捨棄末梢器官,引起足部壞死與失明的危機。

深知這些弊害的我,當然必須極力控制糖分的攝取。

撇步 不吃肉

最後,也是最大的決斷──那就是戒除肉類。

關於蛋白質的攝取,我改吃有「田中肉」之稱的大豆製品。從味噌、豆腐、納豆、豆漿等食物中,都能攝取到優良而充分的蛋白質。

我原本有嚴重的便祕,每天早上都得經歷一段痛苦的排便時光。自從開始實行蔬食生活後,痛苦的便祕完全消失了。別說一天一次,有時候吃一餐就要上一次廁所,排得乾乾淨淨。這都是拜具有豐富食物纖維的蔬菜之賜。

長年的蔬食生活中,有一次突然覺得很想吃肉而再次吃了肉。結果,嚴重的便祕馬上回到我身上。已經經歷過一次暢快排便人生的我,因為吃肉而再次形成的便祕,實在是一個非常痛苦的經驗。

不只痛苦,可以說是恐懼。每當用力時,頸動脈的血壓就會升高。為了讓血壓下降,會產生頸動脈洞反射作用,引起頸動脈洞性昏厥。

頸動脈中有一處接收心臟訊號的接收體,接收來自心臟的「血壓過高!心血管操勞過度了!」的訊號。

於是,心律不整就這樣產生了。心臟跳動變得不規律,受到壓抑的心臟脈動也變得不安定。

心律不整雖然不會致死,但發生時卻可能引起血管內產生血栓。若血栓衝進腦中,就可能引起腦中風。

嘗過這種恐懼的我,從此之後便完全斷絕了肉食。



蔬食後

皮膚變好





我在四十五歲時開始蔬食主義。最先出現的結果就是解除了便祕的問題。後來,體臭、口臭和腳臭都消失了。接下來的變化產生在「皮膚」上。

人類的「皮脂腺」會隨著肉食和發胖而變得發達。而人體不只腋下有皮脂腺,臉上從額頭到鼻子,被稱為T字帶的部分也有。

一到夏天,很多人都很在意「臉容易顯得油亮」的事吧。那也是因為皮脂腺分泌出的皮脂導致的。

跟毛孔粗大說拜拜

皮脂腺發達的人,毛孔有容易堵塞的傾向。毛孔被皮脂堵塞後,就成為青春痘菌繁殖的場所,因而長出青春痘。

當毛孔阻塞了太多東西,毛孔開口就會被打開。青春痘、油亮肌和洞開的毛孔,都會讓皮膚看起來老化,對在意美容的人來說,是絕對想要避免的狀況。自從我不吃肉之後,皮膚油亮的情形不再,毛孔也緊縮了,肌膚可說是變年輕了。

或許有人會想,要是不分泌皮脂了,難道不用擔心皮膚太乾嗎?其實,這一點也不需要擔心。臉和身體都一樣,只要不過度清潔就好了。

自從身體不再發出體臭之後,我就不大用肥皂洗澡了。這麼一來,就不會洗去多餘皮脂,而皮膚依然維持著光滑和光澤。自身的皮脂就能保護自己的皮膚,沒有比這更令人開心的事了。

戒掉肉食後不但體臭消失,皮膚也變年輕了,可說是一種良性循環。

(摘自《南雲醫生的「不生鏽」生活術》,商周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