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長龍應台(中)昨天會後與公視董事候選人曾志朗(左起)、姚仁祿、施振榮、邵玉銘合影,盼二十五日的審查會議一舉成功。圖/文化部提供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行政院核定的四位公視新董事候選人,宏碁創辦人施振榮、中研院院士曾志朗、前大愛電視台總監姚仁祿與政大外交系名譽教授邵玉銘,昨日和文化部長龍應台面對媒體,說明他們接受提名的理由與對公視的期許。龍應台希望二十五日的審查會議「一舉成功」,讓停擺三十個月的公視董事會順利重新運作。
龍應台表示,四位候選人都是國之大老,對於公視引進社會與國際資源會有很大的幫助。多次提名各領域專業人士,一次次被審查委員拒絕,龍應台說:「四位國之重臣都出來了,沒有悲觀的餘地,我希望一舉成功。」
延宕多時的公視董事歷經四次審查,選出十三名董事,仍不足四人,行政院日前再度核定候選名單,對於董事審查中沒有客家籍和員工代表,龍應台解釋,眼前最重要是讓公視董事會組成,未來文化部可和董事會討論補提名董事人選。
曾參與推動公視籌備工作的邵玉銘表示,公視經十八年奮鬥才開播,他把公視比喻成小孩,其他董事比喻成「媽媽、嬸嬸」,希望好好把公視這小孩帶大,還說自己是「鐵血砲灰團」,為了公視,當砲灰也沒關係。他並呼籲,政黨不要再爭鬥,而是要協助公視茁壯。
姚仁祿說,時代在變,公視的型態也要改變,勉勵公視展現有能力擴大資源運用與表現台灣文化特質的自信,定位為內容與通路的實驗室,成為其他電視台的榜樣。
曾志朗期許公視扮演全民的資產,將台灣的自然與文化展現出來,讓大家看到台灣的活力與潛力。龍應台認為,曾志朗在國際學術的地位及對公民社會的關心,可提供公視向下扎根的力量。
施振榮說自己只是善盡社會責任,他認為公視可扮演社會教育角色,為台灣創造更多無形、間接與未來的價值。龍應台希望他可以把管理概念帶入,建立公視和數位匯流的平台。施政榮說,公視扮演重要的角色,若不重視,其他媒體也不願負起社會教育責任,未來可能變成「半盲文化」,期盼公視盡快恢復運作。
龍應台會後表示,公視董事會遴選不僅是文化部的事情,更是公民社會需要面對的問題,她呼籲政黨扛起社會公共責任,「給公視一個機會,讓它健康起來,盡快運作。」
第五屆公視董事會已選出的董事包括陳郁秀、吳作樂、鄭自隆、巴奈‧母路、陳以亨、詹宏志、陳信宏(五月天阿信)、童子賢、鈕承澤、陳倩瑜、陳淑麗、侯文詠、姜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