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珩綜合報導】千年名剎聖壽寺是大陸廣東省南山宗教文化標誌,為重光這座千年古剎,英德市民宗教局投資約人民幣六千萬元(約新台幣三億元),重建聖壽寺,整體重建工程預計分三期、五年竣工,可望成為嶺南地區較大,較具有影響力的佛教叢林。
南山聖壽寺位於英德市城南二公里外的北江西岸,據史載,始建於梁大中通五年(西元五三三年),是嶺南地區較早、較著名的佛教叢林。
相傳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在廣州光孝寺剃度後,北上韶關曹溪修建南華寺,途經聖壽寺並在此開壇講經,弘揚佛法。
聖壽寺法化南山之靈秀,佛光照塵寰,多次易名,曾名果業寺、南山書院、南山寺等,歷史上曾多次重建,留下諸多極具歷史文物考古價值的大規模摩崖石刻群。
自古以來,吸引眾多文人雅士前往尋幽覽勝和禮佛,如唐代元傑、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等名人都曾遊歷此寺,並題詩賦詞。
重建後的聖壽寺占地八萬平方公尺,融合古代與現代風格,以仿唐古建築為主,結合嶺南古建築文化特點設計。
主體建築包括大雄寶殿、天王殿、祖師殿、萬佛殿、觀音殿、地藏殿、玉佛殿、伽藍殿、法堂、齋堂、客堂、方丈樓、居士樓、藏經閣、鐘鼓樓等近三十個殿堂,重建觀音殿是聖壽寺重修專案的主要工程之一。
觀音殿建築面積八百多平方公尺,採仿唐風格和工藝,主體設計為兩層,中間供奉一尊千手千眼觀音菩薩雕像,四周有一千尊琉璃觀音菩薩。